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方案

| 奕玲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知道不同的表情可以代表人不同的心情。

2、积极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3、体验帮助他人,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三名大班的幼儿扮演“笑宝宝”、“生气宝宝”、“哭宝宝”。

2、组织幼儿坐成半圆。

3、音乐歌曲《表情歌》。

4、用纸盒做一个表情骰子,在六个面分别贴上笑、哭、烦恼、生气、惊讶、平静的表情脸谱。

5、“笑、哭、烦恼、生气、惊讶、平静”等表情图片各一张。

6、记录表一张。

7、“笑”头饰3个,“生气、哭”头饰各一。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逐一介绍三位小客人“笑宝宝”、“生气宝宝”、“哭宝宝”。

①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三位小客人是谁呀?

老师和孩子一起问――笑宝宝你为什么笑?生气宝宝为什么生气?哭宝宝你为什么哭?(小客人回答)

告诉幼儿“笑、生气、哭”叫做表情,它能代表人不同的心情。

老师问幼儿――你什么时候会笑?你什么时候会生气?你什么时候会哭?(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情绪经验,让幼儿对这三种情绪产生共鸣。)

②体验活动:

引导孩子一起学习,并做出“笑”、“生气”、“哭”时的表情。

2、情绪调节,引导幼儿想出帮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变成笑宝宝的方法。

①师:你们喜欢“笑宝宝”、“哭宝宝”还是“生气宝宝”呢?为什么?(喜欢笑宝宝,因为笑会让人看起来很美丽。)

②师:请小朋友想些办法来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变成笑宝宝。(引导幼儿思考,并大胆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讲出来。)

③幼儿自由想出各种帮助生气宝宝和哭宝宝的方法,老师把这些方法用绘图的方式统计在记录表上。

④老师小结记录表上的内容,和孩子们一起对着“生气宝宝”和“哭宝宝”念道:表情变――变――变!(生气宝宝和哭宝宝马上变成了“笑宝宝”,并开开心心地和小朋友道别。)

3、游戏:“表情变变变”。

①师:我们人的表情除了笑、哭、生气外,还有很多种,如(出示图片)烦恼、惊讶、平静等,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吗?游戏的名称叫“表情变变变”。(老师向幼儿交待游戏的玩法)

②老师扔表情骰子,让幼儿按照骰子正上方面的表情脸谱做出相应的表情。

4、结束部分: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唱《表情歌》,并且边唱边做表情、动作。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明白如何让不愉快的心境变好。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我的想法。

3、经过活动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兔布偶一个、一棵大树、各种树叶状的彩纸、记号笔、PPT、人手一份笑脸和哭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兔子的心境图片,谈话引入。

师:昨日小兔子去公园玩了,它好开心啊,它的心境是愉快的(笑脸)。

可是今日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难受啊,它的心境就是难过的(哭脸)。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这两种情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二、出示两种心境图片,幼儿自由选择。

师:每个人的书袋里面都有两个心境图片,请你选择一种心境卡片来代表你今日的心境。

三、分析并找寻办法。

(一)分析原因

师:班级里有这些小朋友选择了哭脸,说明今日他们的心境很不好,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心境不好,好吗?

(二)找寻高兴起来的方法

1、师:如果心境不好,不开心,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出示图片)。那我们赶快来找个让自我开心起来的办法吧?如果你心境不好了,你会用什么办法呢?(请几个幼儿回答,为了下一环节做铺垫)

四、关心小朋友。

(一)听听小朋友心境不好的原因

(二)帮忙小朋友找到欢乐起来的办法

师:把你找到让她欢乐起来的办法画下来。

(三)把这些办法编成一首诗。

师:每个人总会碰到心境不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调节自我的情绪。

我能够吃上一颗糖果,让自我的心境变得甜甜的。

我能够穿上漂亮的衣服,让自我的心境也变得美美的。

我还能够……

五、延伸环节:

把心境树放到班级的心育墙上,当小朋友不高兴时,能够过去看一看,这样心境就会变得好起来。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害怕的事物,认识到勇敢的重要性。

2、通过各种脱敏训练使幼儿认识到变勇敢的方法。

活动准备:绘画纸;蜡笔;垃圾筒或纸箱。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给幼儿讲述一件自己害怕的事情

“昨天晚上,我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只老鼠。觉得好害怕呀!老师最害怕老鼠了,害得我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二、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害怕的事情或东西?”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幼儿轮流发言,互相讲解过去的经历,教师注意倾听。

三、教师提问

“害怕好不好?这些东西真的很可怕吗?“你们想不想变得勇敢?”

四、师幼讨论

“怎样才会变得勇敢?”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1、多学习知识,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了解某些小动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

2、每天对着镜子说“我最勇敢!”

3、害怕时,自己对自己说:“我不怕、我不怕!”

4、勇敢地把自己害怕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

五、绘画活动

1、利用绘画纸和蜡笔画出自己害怕的东西或事情。

2、画好后,老师请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老师问:“咱不怕?”,幼儿要大声回答:“心得体会我不怕!”。反复数次。

3、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排好队,前方放置一个垃圾筒或大纸箱。

4、幼儿将手上的作品揉一揉,把害怕的东西或事物包在纸里头。然后大家一起喊“一、二、三”,该幼儿将自己手中的纸团丢进垃圾筒或大纸箱,让幼儿大喊:“我不怕啦!”直至每个幼儿都投完为止。

六、老师组织幼儿说一说:“现在自己还害不害怕?”分享活动前后的心情改变。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方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经常受不良情绪的困扰会有损身体健康。

2、让幼儿学会排解不良情绪的一些方法。活动准备轻音乐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师生一起表演唱《表情歌》

教师: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喜欢什么样的表情?不喜欢什么样的表情?

幼儿自由表达。

教师:高兴、快乐是好的情绪,难过、生气是不良的情绪。好的情绪、不好的情绪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呢?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狐狸是个爱生气的小家伙,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的故事吧。

2、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教师:小狐狸有个什么坏毛病?结果怎么了?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继续听故事:小猴子爱生气,结果气坏了身体,是牛伯伯医生教给她治病的方法,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3、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二段

教师:小狐狸唱歌比赛没有得到奖,她生气了,她是怎样让自己高兴起来的?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狐狸漂亮的花瓶被小猴子不小心打碎了,她生气了,她是怎样让自己高兴起来的?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朋友也会经常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你还有哪些办法能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好起来呢?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排解不良情绪的多种方法。(轻轻地哭,听听轻音乐、向好朋友诉说,做运动…)

教师播放轻音乐,师生共同欣赏,体会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活动延伸设置拳击区,为幼儿提供发泄不良情绪的场所。结合美术活动,将自己的心情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布置成“心情区”。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的不良情绪,指导、帮助幼儿学会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方法,愿意关注同伴的情绪和需求。

2、能完整连贯的播报心情预报,掌握2-3种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

3、感受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天气预报视频及各种天气标志、小松鼠头饰、金话筒、课件。

2、经验准备:幼儿观看天气预报,了解表示天气情况的各种符号。

【活动建议】

1.师幼谈论天气,引发兴趣、导入主题。

(1)引导幼儿说出观看天气预报能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提问:“孩子们,你们看今天的天气怎样?那明天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呢?”

(2)鼓励幼儿大胆模仿主持人播报天气,教师给予积极肯定

提问:“电视台里的天气预报是怎样播报的,谁能来模仿一下?”

(3)引导幼儿听听电视台的叔叔是怎样播报天气预报的。

提问:刚才的天气预报播报了哪几种天气情况?你还知道哪些天气情况。小结:天气情况真是千奇百怪,通过天气预报我们就能预知明天的天气情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2、结合课件分段讲述故事,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和方法。

(1)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前半部分,播报森林心情预报,了解心情预报的内容。提问:主持人的第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提醒幼儿礼貌播报)他都播报了那些动物的心情?

(2)分析大象的心情,尝试心情预报的方法。

提问:

①为什么大狮子的心情是大雨天?生病了,会是怎样的感觉啊?帮助、引导幼儿体验他人情感,可以说出自己生病时的感受

②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天气表示不开心、不舒服的心情?引导幼儿利用天气预报的不同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心情。

小结:心情和天气一样,都是可以预报的。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天气标志来预报不同的心情。

(3)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后半部分,讨论尝试如何帮助大狮子获得好心情,初步感受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提问: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你打算如何帮助大狮子,让他的心情好起来?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的互爱互助情感,尝试帮助大狮子获得好心情。

(4)结合课件,继续提问:

①森林里的小动物是怎么做的?

②有了小伙伴的帮助,这时大狮子的心情会不会发生变化?”小动物们的心情又会怎样?

小结:狮子看到有这么多朋友来看望它、关心它,很高兴,心情就慢慢变成晴天了。原来,心情和天气一样,还是可以变化的,我们可以想办法帮助自己或者别人把坏心情变成好心情。

3、结合课件尝试做心情预报员,体验播报的快乐,并能帮助他人获得好心情,进一步感受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1)结合前三副人物表情(哭泣、生气、发怒),尝试心情播报。

提问:生活中,小朋友也会经常有各种不同的心情?你能做一个心情预报员吗?当我们身边的人出现了不开心,我们应该怎样让他们变得快乐起来呢?

小结:让自己和朋友开心的方法有很多,如深呼吸、暂时离开生气的地方、大哭一会儿、想一下开心的事、跟好朋友倾诉、听好听的音乐等,这样心里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2)结合第四副图片“笑脸墙”,尝试心情预报。

提问:谁能来播报一下她们的心情?你感觉人在什么心情的时候最漂亮?小结:任何人都是开心的时候最漂亮,保持高兴的心情经常笑,我们的生

活就会更加开心、幸福。别人不高兴的时候,我们也要帮助他让他有个好心情。活动延伸:利用离入园时间开展“心情播报时间”。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方案篇6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意义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国际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心理健康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是故,必须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适应时代挑战的有力应答。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年轻人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健康的发展。惟有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才能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涵。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离家出走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其中,除了外部因素外,无不与学生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等有关。因此,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中小学生经常出现以下这样一些诸如胆怯、焦虑、苦恼、烦闷、自卑、自私、嫉妒、不合群等行为时,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尤其在青少年时期,迅速而特殊的生理变化也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又不会轻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他们自主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又有很大的幼稚成分。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教授公开发表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有必要针对中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正面给他们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心理始终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地成长。

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改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需要。目前上海市各类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在了前列,很多学校开设了心育课,配备了专职心育教师,建立起心育及心理咨询网络,以上心育课、团体咨询、个体咨询等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我省近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有关部门的大力促动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以小学、初中为主,在高中学校发展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年秋,我省中小学将全面进入新课改。这次新课改将实施新的中小学课程方案,而新方案是根据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且在培养目标上作了重要调整。它既改变了过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强调服务于政治需要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缺陷,也避免了“学生本位”以及“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的局限性。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个体、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统一。在这些目标中,既有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要求(如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和愿望、具有社会责任感等);也有关于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要求(如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态、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等)。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和了解,目前中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针对人格和生活心理问题展开的,相对忽视学习和生涯健康心理的培养。健康心理培养的重要目的包括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习潜能,培养学生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所以,忽视学习和生活发展的健康心理的培养教育是片面的。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虽然许多学校已采取了诸如上课、讲座、学科渗透、热线电话、咨询信箱、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等活动,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而使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在不少地方游离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之外,表现为心理辅导教师“孤军奋战”,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活动被其他教育活动随意取代,“心理辅导室”有牌无人等现象。有的活动过于形式化,如大面积建心理档案、搞心理测量;有的活动过于成人化、课程化、知识化,把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变成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此外,市场上各种教材和读物良莠不齐,有些是匆匆组织“枪手”编写而成的。这些都不利于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方案篇7

一、领导机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培养成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中学教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人员在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中学阶段所面素质临的任务,素质和个别差异,施加一定的教育和辅导,促使学生心理素质贩妥善解决,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从而预防各类身心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错宗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可以说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学生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事情,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5、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是人生中最不平凡的时期,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特别是学生的性成熟问题,经常困挠着他们,因此,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的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

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预防无效的情况下,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给予直接指导,诊断和矫治,帮助他们克服困挠,恢复心理健康。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教育内容。

这部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处理学生的教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不良习惯对学生身心的危害及指导,不良个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纠正等,这部分内容强调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补救,避免问题的加重,逐步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2、以心理治疗为中心的教育内容。

主要是对中学生中常见心理疾病的咨询和诊断、治疗和护理等。从而让学生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得以健康地成长。

四、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懂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又具有丰富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

2、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开设心理保健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做到全员育心。

3、疏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发挥家教的作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加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络,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活动,寓教育于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健康成长。

5、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文学社,墙报,手抄报等多样化工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要注重并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学生的不适应行为,减少学生违法犯罪的隐患,为学生正常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2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