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15篇

| 欣敏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保障我校学生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校园生活秩序,保持学校的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二、心理危机的界定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方式不能应对或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入极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或刚刚经历重大突发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三、心理危机排查

(一)心理危机排查

1、每年新生入学后两周左右组织全面心理健康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2、不定期开展的心理专项筛查。包括特殊事件发生后,开展的心理筛查。或者特殊时期,二级学院提出需求的心理筛查。

3、心理中心专兼职教师在日常咨询工作中排查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

(二)心理危机排查重点关注对象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失恋、受到自然灾害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2、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学生;

4、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

5、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6、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7、家庭经济贫困、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

8、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

9、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10、由于身边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

11、毕业生中就业困难、考研失败及因种种原因无法正常毕业的学生;

12、一年级第一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高年级多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

13、过度迷恋网络(含网络成瘾)的学生;

14、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

(一)分级干预

第一级别:直接卷入伤害性事件中的个体,心理干预作为一种社会援助必须介入;

第二级别:第一级别当事人的室友或有密切关系者,可能产生强烈的悲哀及内疚情绪,出现继发性应激反应,需要重点干预;

第三级别:面对灾难情景出现了强烈情绪反应的'个体,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第四级别:参与危机事件处理或从事救援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应该得到关注;

(二)措施

1、对相关学生进行心理危机评估,提出分类处理意见。

2、对确需要就医的学生,二级学院通知家长,协商送入相应专业医院接受治疗。

3、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立即组织团体辅导或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并建立心理档案,对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跟踪咨询。

4、建立心理问题学生愈后鉴定及跟踪制度。因心理问题住院治疗或休学的学生在申请复学时,要提供精神专科医院病情鉴定的书面证明,确已康复、可正常继续大学学习的,方可办理复学手续。复学后,学生需定期到心理中心接受心理辅导。

五、对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要求

(一)及时汇报情况。心理中心专兼职教师在心理咨询等专业工作中若发现学生心理危机情况后应及时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报告;必要时,由中心负责人向主管领导汇报并通达相关工作人员。若遇集体危机事件,应遵从学校统一安排,按照专业规范介入干预工作。

(二)保守秘密。对处理问题过程中涉及到的学生个人隐私应遵照职业道德规范保守秘密,需汇报和交流的必须严格按程序办理,并以保护当事人权利和安全为基本原则进行处置。相关人员也应做出保密承诺并承担相应责任。集体危机事件处理严格遵守学校工作纪律。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家校联动、班校联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心理品质,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五年创一流”的总体要求,重点实施六大项目,形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全体教职员工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络,建立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具有区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全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基地建设项目

1.全面推进学校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到2023年底,创建50个州级示范心理辅导室,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达到省级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配齐心理测量软件、沙盘及团体辅导箱等三大基础设备,确保常态化使用。(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2.加强州、县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到2023年底,州级依托州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建立“恩施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各县市联合当地心理健康资源全面建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开展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培训、辅导转介等工作。(责任单位:州卫健委、州教育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校创建项目

3.创建恩施州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校。树立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典型,培育一批有较高心理健康教育办学特色和水平的中小学校。鼓励各中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形成“心育”特色文化。到2023年底,培育80所县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校,打造40个州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学校。(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4.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每年3月、9月为全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加强部门协作,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延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坚持“互联网+心育”与传统模式相结合,在有关行业、部门的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加强宣传普及。(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文旅局、州委宣传部、州委网信办、州广播电视台、恩施日报社,各县市人民政府)

5.建立家校联动、社会协作的工作机制。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和亲子辅导工作,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将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列为各级家长会、家长课堂的常规议题和必修内容,提高家长预防、识别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完善街道社区、公共文化机构、公益团体、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多方联动机制,引导其积极参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文明办、州文旅局、州民政局、州妇联、团州委,各县市人民政府)

(三)实施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项目

6.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配备与激励机制。州、县市教研机构必须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招录教师时优先录用心理学专业教师,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1000(不足1000人按1000人计)的比例配齐专职教师,其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到2023年底,全州中小学均按标准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形成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支撑,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和家长为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学校心理辅导室负责人可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般不兼任其他学科课程,每年至少参加3次县级以上教研、培训或交流活动,其专业技术职务纳入职称评聘系列,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承担的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补贴课时计入个人教学工作量,由学校按实际情况统筹核定。州、县市定期通报表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人社局、州财政局、州委编办,各县市人民政府)

7.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资格全员培训。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对全体教师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与岗位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格制度。到2023年底,80%以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达到C级,90%以上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及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达到B级,100名以上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优秀班主任达到A级。全州组建起一支积极性高、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人社局,在恩高校)

8.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方式。加强恩施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各县市分别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各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探索“大教研(集体)+小教研(分学段)+微教研(协作体)+青蓝教研(名师结对培养)”等形式,建立系统的教研和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展示活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工作坊(沙龙、读书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及名师队伍培养,提升教育教学、咨询辅导和科研课题研究能力。争取到2023年,培养州级心理健康教育名师5至10名,县级骨干教师、名师50至80名。(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在恩高校)

9.启动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升计划。以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及应对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在新教师上岗培训、校本培训、师德培训、班主任论坛中,向学科教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模式。在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明确分管校长职责,开设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校长论坛或培训。(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在恩高校)

(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项目

10.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课表。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纳入学校课程设置计划。义务教育阶段按照每两周1课时进行安排,高中阶段按照每周2课时的总量统筹安排,做到学生有教材,教师有教案、课件,学期有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用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戏剧、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防止学科化倾向。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结合活动角、活动课、阳光运动等活动,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心态的形成。(责任单位:州教育局)

1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体系。在中小学生中分层次开展珍爱生命、积极适应、青春健康、情绪管理、自我悦纳、沟通合作、心理复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生涯规划、反校园欺凌等心理素质技能的主题培育课程。开发建设一批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资源,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学校探索“心育微课堂”“心育微讲座”等多种形式,建立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由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面向家长开设“青春健康亲子辅导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体系。(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妇联、团州委)

12.积极探索学习心理辅导。以学习心理辅导为抓手,探索非智力因素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有效途径,推进轻负高质教育。在学科教学、班团队活动、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力度。(责任单位:州教育局)

13.加强学生生涯规划专题教育。在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背景下,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发展教育的深度整合,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的优势,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符合学生需要的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在恩高校)

(五)实施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项目

14.建立班校联动早期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工作机制。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为契机,以班级“生命教育”“欺凌—安抚”等系列主题心理课为核心,在学生中开展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提升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学生心理危机求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班级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代表,发现学生中有苗头性的明显异常现象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充分发挥学校团组织、少先队、学生会、班委会等各级学生组织的自主管理和服务功能,形成纵横交叉、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早期预防体系,有效防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造成的极端事件。(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公安局、团州委)

15.加强学生心理问题早期预警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建档制度、重点人群心理筛查制度、心理问题报告并持续关注制度及相关保密制度,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遵循心理测量的专业要求,谨慎科学地使用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得简单地凭借量表测试结果下结论。(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

16.完善区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依托专业机构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班级、学校、医疗机构、部门联动的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做好预防教育、早期预警、危机干预、后期跟踪、制度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对危机干预对象的支持系统、监护系统、救助系统等。(责任单位:州卫健委、州教育局、州民政局、州红十字会)

17.探索医教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及转介系统。建立医教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探索建立教育、医疗卫生部门、社会安全管理部门协同运作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畅通危机干预转介的绿色通道。(责任单位:州卫健委、州教育局、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红十字会)

18.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在教师招聘中增加对教师职业匹配性的心理测试,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维护,预防和减少师源性心理问题。(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人社局)

(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

19.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学校心理辅导室合理配备电子心理档案管理软件和心理测评软件,有效运用网络、新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心理研究机构等合作,通过课题研究、购买服务等方式,试点开展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监测工作。(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财政局,在恩高校,各县市人民政府)

20.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恩施州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建立区域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数据库,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干预、转介、家校共育等工作,有效提升心理筛查及预警的工作效率。整合各级各类信息资源,多渠道开发建设包括文本、课件、图像、音像等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库,建成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和精品课,汇编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及案例集。(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财政局,在恩高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州人民政府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恩施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护航工程实施。各县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门机构,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加强统筹规划、督导评价。各级教育部门牵头抓总,加强组织协调,会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各级各类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建好用好学校心理辅导室,配齐配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二)保障经费投入。州、县市人民政府应根据工作实际,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金保障工作,并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鼓励各种社会资源支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合理分配经费使用比例,优先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硬软件建设、资源应用和师资培训等方面,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

(三)强化督导检查。各县市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将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护航工程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情况纳入教育目标督导考核内容,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管理与职称评聘办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州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开展专项督导评估。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3)

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突出问题导向,完善政策措施,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科学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内容科学、流程规范、队伍专业,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良好品德,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标任务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主要任务:以发展性教育为主,预防性教育为辅,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三、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心理教育理论为基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实施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2.普及性原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对象为全体学生。

3.发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增强适应能力、优化心理素质、开发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4.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做自我发展的主人。

5.预防性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了解有关心理健康常识,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避免和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对个别严重心理问题能及时甄别和转介。

四、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小学阶段低年级: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和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养成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中阶段: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学会科学用脑,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高中阶段: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环境,发展创造性思维,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与异性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主要举措

(一)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各学校统筹利用班团队课、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确保每个班级每两周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开展应遵循各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内容主要有人际交往、情绪调节、亲子关系、学习解压、生涯规划、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形式主要有团体辅导、心理训练、情境设计、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2.规范心理辅导场所建设。

全面加强心理辅导室场所建设,力争实现心理辅导室全覆盖。到20_年底,在校学生1000人左右的中小学校和所有乡镇中心学校全面建成心理辅导室,建立健全值班、预约、辅导、回信、档案建设及移交等管理制度,确保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小时;对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可加强校际联系,成立片区心理辅导中心或通过走教支教等方式予以保障。

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设。

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与阳光服务中心、家长学校等平台融合,创造条件开通24小时阳光心理援助热线、网络预约专线和咨询邮箱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疏导途径,做好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或购买社会机构的服务)。到2024年,分别在高中、初中、小学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充分利用基础教育资源等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同时开发具有楼区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优秀心理辅导案例,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合理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到20_年底,按师生比不低于1: 1000配齐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可通过明确专人负责、教师走教支教、学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区教育局择优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并选配一定数量兼职教研员。配足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岳阳楼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岳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等组织的作用,鼓励学生、家长、社会工作者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鼓励学校在优秀学生干部中选拔心理委员,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活动汇集力量。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

①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依托相关专业机构,严格落实心理伦理规范,牵头负责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推动建立“一生一案”的心理成长档案。全面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预警体系,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个案分析报告制度和专家会诊制度,实现对有高危心理危机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坚决防范因心理危机引发的自残自杀等极端事件的发生。

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服务机制。建立完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行业标准,加强对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管理规范和评估监督,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任何单位、组织与个人以中小学生为对象集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及调研,需事先向教育局备案,依法依规进行。鼓励各类心理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支持系统。联合宣传、卫生健康等部门,推动学校、媒体、精神卫生机构向大众普及精神卫生常识,树立“身心同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医教结合,建立完善沟通联动机制,畅通心理障碍学生医疗转介通道,做好精神康复期与后期复学的有效衔接。

③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支持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表彰奖励和职称评聘,积极落实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享受本校班主任同等待遇政策,计班主任工作年限。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参照学校实际实行。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师工作评价机制,将心理健康教学、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纳入教学考核评价、职称评聘的成果认定或学术性评价内容。

6.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力量。

家长的心理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状况,家长的日常教育对学生也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注意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利用家长的力量,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

1.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①开展多学科融合教育活动。坚持“五育并举”,加强体育、艺术、劳动等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释放负面情绪。

②开展多途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各类网络平台及心理小报等载体,定期开展线上心理健康公益讲座、沙龙研讨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朋辈互助、开阔视野,持续向家长、学生、社会大众宣传普及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发挥公众号、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作用,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各类社团等正面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和互助,增强同伴支持,增加积极体验,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③开展多主题心理团体活动。以“5·25心理健康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以及新生入学、开学、毕业、升学、考试前后等重要时间节点和影响心理健康重大事件发生时段,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课后服务社团活动、讲座、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每校一年有四次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④拓展多方位社会心理服务。充分利用楼区资源优势,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心理辅导室或社会工作站,提供公益性学生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指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要提供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公益讲座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为重点对象,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⑤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同时,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2.健全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体系。

①规范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资质。各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支持具有相关学历但不具有专业资质的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位能力培训,取得相应资质后上岗。

②加强心理健康教师职后提升。建立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轮训制度,以三年为一周期开展全员培训。心理健康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学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班主任等思政骨干教师每年参加不低于10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分期分批推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班主任(辅导员)、教学管理干部(思政工作干部)、学科教师(专业教师)、团干部及少先队辅导员等业务培训的必修内容,实现教师培训全覆盖。

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育人。各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校长领导,分管副校长负责,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全体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落实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职责,各学科教学目标要包含学生心理成长目标。充分调动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老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小学校要结合全员导师制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家校沟通能力。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依托教研,定期开展全区范围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或心理教师专业能力竞赛,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支撑。成立学校或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探索建立跨学校、跨学段集体备课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开发系列的适合楼区学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年立项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项目及工作坊培训成果转化。

(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保障

1.完善组织机制。各学校要成立校长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思政教育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体系,确保有计划、有队伍、有制度、有专用室场、有活动记录。

2.加强经费保障。各中小学将心理健康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按年生均10元的基准定额单列经费,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和帮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制与措施。

3.强化督导考核。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价体系,纳入对各学校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见附件)。加大对心理高危学生、极端事件较多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学校的监控力度,建立定期督查机制,落实通报、整改制度。

4.加强宣传引导。各学校要以特定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岳阳少年说等媒介,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宣传教育。强化新闻机构社会责任,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查制度,坚持正面宣传引导,规范心理危机事件新闻报道,避免误导社会舆论和教育观念,对青少年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4)

因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合肥体育运动学校从20_年4月2日起进行封闭管理,到目前已经一月有余。4月底,部分中专部学生按照上级统一安排已经离校,但是目前仍有初中部和中专部部分学生(无法离校)五百余人在校。为减少长期封闭管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帮助学生排解压力,进行心理疏导,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现将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组织:

教务处牵头,艺体组、综合组、各班班主任具体实施。

二、活动时间:

5月11日——6月20日

三、活动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班会

5月11日,各班级利用班会课统一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此次班会课相关视频内容由综合组提前准备,由班主任老师在班级具体实施。

要求:班会课内容要密切联系疫情期间封校导致的学生心理变化,要密切联系最近一段时间学生出现的行为以及心理波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班主任老师在班会课上不仅要进行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也要联系本班实际情况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5月底至6月中旬,学校拟开展两至三次的心理健康讲座。面对全体在校学生和老师,由综合组安排心理健康教师进行讲座,活动地点在一楼阶梯教室。

要求:请授课教师精心准备,保证讲座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讲座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各班学生在听讲座时要遵守纪律,做好笔记,班主任老师可以在讲座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力求使讲座对学生的教育落到实处。

3、趣味运动会

5月底之前,艺体组将组织一次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趣味运动会。

要求:全员参与,本次活动是一次趣味运动会,因此趣味是重点。请艺体组群策群力,精心谋划,认真实施,保障安全,请各位班主任老师配合艺体组组织好好本次趣味运动会。

4、班级个性化活动

在6月中旬之前,各班在班级内根据同学们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开展一次个性化班级活动,例如包饺子、下象棋、放风筝等等。

要求:班级全体在校学生全员参与,力求在活动中让同学们放松心情,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提高凝聚力。在开展此次活动之前,班主任老师可以组织班干部开一个交流会,深入到学生当中,看看同学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让这样的班级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增进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感情。

此次心理健康疏导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后期的学习、训练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教研组、班主任要秉持着“把学生当亲人,把学生当孩子”的原则,精心组织,把工作落到实处。在活动过程中要做好录音、录像、拍照和文字资料的收集工作,同时活动的相关材料也可以适当发送家长群,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促进家校共育,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5)

一、指导原则

为了科学有效的应对新冠疫情,让全体师生及家长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有效缓解我校师生因疫情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预我校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依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1.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师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识别高危人群,及时跟进心理干预,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2.密切跟踪、研判和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聚集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校防控领导小组报告,提供解决方案对策及建议。

三、组织机构

成立预防新冠疫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团队。名单如下:

组长:__

副组长:__X

组员:政教处、学年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四、工作安排

(一)开展开学复课衔接工作,

对复课后学生可能存在的不良问题,提前预判,引导学生提前做好迎接开学的行动准备,从身体上收心,行动上收心,引导学生制定开学计划。

(二)用好疫情防控活教材,上好开学第1课

通过开展疫情防控、卫生健康、生命安全、爱国、感恩、责任、家国情怀等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分享总结家居学习生活期间,学习体会和成长感悟可通过。推广校内外志愿者服务活动,学习疫情期间身边优秀榜样事迹,帮助师生汲取正能量。

(三)在校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安排

原则:健康宣教,指导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

1.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致师生、家长的一封信”普及疫情的相关知识。

2.通过微信群,疫情工作微信群、班级群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建议收集学生关于这次疫情的提问;通过微信群的方式一一回答学生代表性的问题;正确提供信息;建议学生查看疫情新闻的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做好学生的生活与后勤保障工作等。

3.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并做好将鉴别分类,予以不同应对。

4.学生出现恐慌、不敢出门、盲目消毒、失望、恐惧、易怒、攻击行为和过于乐观、放弃等状态;要予以及时干预。学校通过QQ热线开通网络心理服务;安排具体值班人员。

5.不歧视患病、疑病人群。

6.提醒学生注意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熬夜、饮酒、吸烟等),开展适当的室内运动。

7.自我识别症状。通过有效的宣传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冠等;安排每日的体温检测等。

8.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及时汇报工作。

(四)__的心理干预工作安排

1.通过微信进行三级心理讲座培训,普及疫情的心理调适相关知识。

2.通过微信群,辅导员微信群、班级群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传。

3.对目前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及时汇报工作。

4.通过微信、钉钉热线开通网络心理服务。

5.按照规定的四类人群制订分类干预方案。

6.制定开学后学生心理辅导预案,重点排查返校后情绪反应强烈,尤其是有家庭感染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及时支持帮扶。

7.开学后,建立以寝一一班一一校的三级联动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6)

为贯彻落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支持与服务工作,保障复学后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帮助我校学生缓解和调整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的各类心理困扰,使得开学之后各项工作的有序、稳定进行。

二、组织部门:

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具体负责,各学院协助,共同开展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各学院监控可能出现的个体、群体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报告,由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和各学院共同开展心理危机帮扶库重点关注学生回访工作,预防与处理学生中相关的心理问题,防范心理危机,分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三)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1、网络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利用QQ为返校学生提供一对一的线上咨询服务,或利用电子邮箱接收各类心理问题,为他们进行答疑解惑,尽可能减少疫情带来的恐慌、焦虑情绪。

2、个体咨询:学生返校后。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恢复一对一的个体咨询服务,每次咨询需提前通过QQ或前往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进行预约,咨询时长为每次50分钟。

(四)心理健康知识推送。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同心战疫”系列科普文章,关注疫情防控期师生的心理状况,针对疫情中可能出用现的焦虑、恐慌等情绪,提供有效的心理自我调适和常见心理问题应对的相关知识。

(五)返校前一周和返校后一周召开线上主题班会。由各学院各班班主任引导学生评估自己的身心状态,明确复学之后生活与学习的目标,做好自我心理防护,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习接纳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鼓励和肯定,坚定信心。

(六)朋辈心理互助工作对于在疫情期间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学院心理辅导员老师指导班级心理委员通过多种形式在班内开展朋辈互助活动。

1、及时掌握班级同学的身心健康状况。充分发挥朋辈心理互助员的信息前哨作用,主动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状况,发现异常立刻报告学院老师或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老师,以及时进行帮扶和干预。

2、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协助老师向同学们宣传疫情防控期疾病防控知识和心理防护知识,提供权威的.信息获取渠道,辅助学校做好抗疫信息的健康教育工作。

3、开展心理互助工作。关心受疫情影响的同学的学习生活,主动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协助老师开展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同学的帮扶工作。

四、学生返校后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一)根据疫情期间开通的心理援助热线接听情况,结合网络在线咨询服务梳理,了解到我校学生反映较多的心理问题如下:

1、认知困惑:注意力不集中、过度关注疫情相关报道、反复思考疫情内容、过度在意身体变化等;

2、负性情绪:紧张、焦虑、恐惧、急躁、抑郁、迷茫、愤怒、孤独、悲伤、内疚、自责等;

3、行为异常:反复消毒、反复洗手、反复测量体温、不敢开窗通风、不敢出门等强迫行为和冲动、急躁、懒散、过量烟酒等不良适应行为;

4、身体不适:失眠、多梦、胸闷、心慌、气短、茶饭不思、肠胃不适、肌肉紧张或无力等躯体反应;

5、人际冲突:同学、舍友普遍处于负性情绪状态,容易产生人际冲突;

6、出现疑似症:任何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似的症状都“自我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即使检查结果正常也不相信,惶惶不可终日。

(二)针对上述问题,可采用一些简单的心理自助和疏导方法:

1、规律生活作息,建立适宜边界。如果对生活日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对疫情相关的问题过度关注,会呈现出一定的注意狭窄状态。这种状态本身是人面对危险的求生反应,但如果长期持续会造成身心能量的耗竭,并伴随持续的不良情绪。因此要保证饮食和睡眠,规律生活作息,在日常生活和关注疫情之间建立适宜的边界,每天留出一小部分固定时间来,关注疫情,不让疫情带来的强烈体验,过度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

2、正视疫情信息,保持理性客观。疫情期间铺天盖地的信息,会使人随之产生许多负性情绪,理性客观地认识疫情信息可以帮助稳定情绪。要对接收到的疫情信息进行分类比较:谣言和不实报道往往具有来源不明、信息碎片化、夸大威胁性等特点,给人带来负性情绪体验;正规媒体的报道则来源清晰、措辞严谨、客观中立,给人以稳定感。

3、适度开展活动,合理宣泄情绪。在活动受限的情况下,安排一些可以让自己感觉平静、专注、愉悦或掌控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画画、工作等,让自己从负面的情绪体验中脱离出来。当觉察到自己产生负性情绪时,寻找合理的情绪宣泄途径,告诉自己产生负性情绪是疫情期间的正常反应,允许自己表达脆弱,可以通过写下自己的情绪体验、找人倾诉、大声唱歌、哭泣等方式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

4、学会身心放松、主动营造安全感。通过网络学习呼吸放松、渐进式肌肉放松、想象放松、正念瑜伽等身心放松方法,或者通过按摩、泡澡、运动等方式,主动开展身心调适。无法预期的疫情风险会造成安全感的缺失,但可以通过积极关注环境中的安全信息来提升安全感,如:国家的有力应对、防控措施的有效隔绝、症状的有效控制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下载学习强国、喜马拉雅等音频,来构建心理安全感。

5、保持人际交往,激发内在资源。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可以带给我们安全感,可每日与家人朋友打电话或者发微信,交流内容主要是相互支持、鼓励、传播积极信息,避免传播谣言、渲染威胁和传播负能量。面对困境时,可通过回顾自己以往面对困境时的经验,找到自己当时应对的方法和策略,以调动内在资源,提升应对能力,度过当前的难关。

6、适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如果心理问题难以自行调适,要主动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或专业机构求助,若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建议去医院就诊。

(三)如果无意中接触疑似病人而被隔离后,可通过以下几点心理应对措施进行调适:

1、运用冥想、调整呼吸等方法调整自己的焦虑;

2、可以学习一些预防病毒感染的知识,增强自身免疫力,做好防护;

3、运用网络和家人、老师及朋友进行沟通交流;

4、利用14天自己独处的时间做平日想做而没能做的事,例如看书、看电视剧以及写作;

5、静下来思考这场疫情给你带来的人生启迪,包括对待健康、家庭、生活等问题的启发;

6、通过QQ线上咨询,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的专业老师求助,中心老师根据不同情况,分类进行干预及辅导。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7)

为贯彻落实《西北大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大党发〔20__〕85号)及《西北大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西大党发〔20__〕86号)精神,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为我校广大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结合教师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经校工会、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同研究,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面向群体

全体教职工

二、服务内容

面向全体教职工提供心理测评、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减压放松等心理健康服务。

三、工作开展

逐步建立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各单位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营造促进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详细的服务工作介绍如下:

(一)预约途径

现场预约:长安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三楼303室

电话预约:

网络预约:西北大学企业公众号——企业应用——Q.心理咨询系统。

详细预约流程见附件1。

(二)咨询原则

1.自助原则

心理咨询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心理咨询之所以会发生效果,主要是因为来访者在心理上获得了成长,也就是来访者的观念、看法发生了改变,或是自身的一些能力得到了提升,这些变化的出现主要来自于来访者自己的努力和投入。咨询老师更多的是帮助你做深入的分析,协助你确定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有时问题不见得通过一次咨询就能解决,有时可能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效果。在这些情况下,咨询老师也可能把你转介给其他老师或其他咨询治疗机构。

2.自主决定

来访者可以自行决定何时开始及中止咨询,有权更换其他咨询师(每学期至多一次),但请先知会你当前的咨询师,表明你想终止目前的会谈关系。原则上一段时间内,来访者只能与一位心理咨询师咨询。在咨询过程中,你还可以与咨询师讨论咨询的方式和方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信息保密

咨询师必须对咨询时所获得的信息有保密的义务。为了更好地完成咨询,来访者的相关资料有可能被你的咨询师提交给上一级的督导进行专业讨论,在寻求督导前咨询师会同来访者进行商议。

在下列的两种情况下,咨询师可以不再为来访者保密:

(1)来访者出现了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倾向或行为时;

(2)法律规定需要披露时。

这两种情况下,心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有权告知必要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我们会尽量先与您进行协商。

(三)咨询转介

如有需要校外咨询师的教师,心理中心可推荐校外合适的咨询师,咨询费用需由各位老师自行支付。

心理支持小组

面向全体教职工进行招募,开展压力、情绪、人际、婚恋、家庭、情感、子女等主题的团体心理支持小组,提供专业帮助。

团体伦理:

所有的.带领者均承诺遵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2版》的伦理规范,并为其个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团体目标:

在保密又温暖的团体氛围中,通过分担分享,舒缓情绪,提升身心健康。

团体人数及时间:

每个团体8-12人。每期12次,一次120分钟,具体时间待定。

报名方法:

请填写《西北大学教工线上心理支持小组报名表》(见附件2),通过邮箱__报名。6月21日12点后我们会联系报名成功的教师,告知网络视频的参与方式。

准备工作:

安静私密的房间,电脑,良好的网络(建议使用手机4G网络热点)。

带领老师:

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

心理健康服务

(一)服务目的

为全体教职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保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真正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目标,提高广大教师的幸福感。

(二)服务形式

1.心理测评

应教工本人或单位的需求,采用相关心理量表,为教工个人及单位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反馈测评结果。

2.专家讲座

讲座通知将不定期通过中心微信平台发布。

3.主题培训

通过压力管理、挫折应对、积极情绪、职业倦怠、工作与生活平衡等系列专题,帮助教工掌握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训通知将不定期通过中心微信平台发布。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时,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失调状态。

确定“危机”的三项标准是:①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②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③当事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应对无效。

当您发现自己或周围的同事、学生等处于类似的困境时,可以拨打88308536联系我们。中心已建立较为完备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将本着助人原则和保密伦理,切实为您提供帮助。

我们将本着“关爱生命、服务西大”的工作理念,以我们的热情和真诚,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能,为每一位有需要的西大人提供心理服务。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8)

一、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激发学生发展潜能。

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核心功能

(一)心理健康课程

普适性全体性心理健康教育。

(二)个体心理辅导

一对一心理问题疏导。

功能室:心理会谈室

(三)团体心理活动

同质团体共性心理问题调节。

功能室:团体活动室

(四)放松训练

宣泄放松,音乐放松。

功能室:宣泄室,放松室

(五)心理健康筛查及预防

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摸排,心理适应不良学生重点关注。

功能室:心理测评室,档案管理

(六)心理危机干预

突发紧急极端心理行为应对处理。

(七)心理问题研究

针对学生常见共性心理问题及个别长期心理问题学生的研究和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领导小组及成员

组长:冯迎道(书记)

副组长;卢永战(校长)赵毅(副书记)

魏文军(副校长)赵勇(副校长)

主任:卫联营(教科室主任)

成员:

四、课后常规公共开放时间

准备工作:建设走廊文化。需要规章制度上墙,明确心理咨询室基本使用规范。

(一)周一下午17:30-18:30,咨询会谈日

负责人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课后值班及心理辅导

主要开放功能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室

职责:心理咨询辅导采用预约制,一般情况提前预约,统一安排时间,紧急情况例外。咨询教师做好来访学生基本信息登记和会谈内容记录。可利用多种形式:一对一会谈、心理沙盘游戏体验等。

(二)周二下午17:30-18:30,团体心理活动日

负责人员:向日葵心理社团(责任老师:赵晓津)

主要开放功能室:心理活动室

主要活动:社团学生作为活动策划和组织人员,可以在社团内部或者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小规模团体心理活动。例如:团体心理游戏;小规模心理会谈;心理电影公映活动;团体心理沙盘体验。

职责:提前一周安排好活动内容,如需要提前对广大学生进行通知,对参与心理活动人员进行基本信息登记,活动过程记录,活动后总结。

(三)周三下午17:30-18:30,咨询会谈日

负责人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课后值班及心理辅导

主要开放功能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室

职责:心理咨询辅导采用预约制,一般情况提前预约,统一安排时间,紧急情况例外。咨询教师做好来访学生基本信息登记和会谈内容记录。可利用多种形式:一对一会谈、心理沙盘游戏体验等。

逐步将班主任纳入个体心理辅导的工作中来,班主任轮流对本班或外班学生结合班主任经验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

(四)周四下午17:30-18:30,心理放松日

负责人员:心理委员,心理老师

(高一、高二年级心理委员,采用班级轮流值班制)

主要开放功能室:

宣泄室:单次2-4人。5-10分钟。结束时间、姓名班级登记。

放松室:每次一人。5-10分钟。结束时间、姓名班级登记。

职责:按时开放和关闭宣泄室和放松室,提前检查、调试好设备,做好来访人员信息登记,心理设备使用指导,做好卫生保持,结束后检查设备、关闭电源、查看是否充电。

(五)课间开放时间

心理教师或班主任根据学生实时心理状况需求利用自习课时间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五、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目标及计划

学期心育课程主题(帮助新生尽快适应、融入高中校园生活,营造良好人际交往氛围,合理调控情绪,缓解学习压力)

生活适应

(班集体融入,时间管理,自我认识)

情绪调节

(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情绪表达宣泄)

人际交往

(同学交往,师生关系,沟通艺术,人际交往原则)

压力调节

(放松体验,认识挫折,自我控制)

学习策略

(记忆规律,注意力培养,信心训练)

六、心理健康问题筛查及预防工作

(一)重点学生心理情况调查

统一设计重点心理关注学生基本心理情况及信息登记表。由班主任对偏差行为学生基本情况、心理状况进行统计并汇总。掌握重点关注学生的情况。

(二)学生心理测评

根据在学习生活中学生的心理变化发展及可能出现的适应困难,设计针对学习生活适应、基本心理健康水平等维度的类型问卷,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组织利用机房或回家后在手机端或纸质问卷开展学生基本心理状态测评。对结果进行分析,初步筛查心理预警学生,重点关注。

七、心理危机干预

设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结合班主任-年级领导-心理老师-学校领导衔接干预机制,对在校突发心理问题进行协作应对。

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对问题学生周边亲密同伴的心理安抚和心理状态评估,对班级进行主题班会心理疏导和教育,观察班级变化。

年级领导协调管理年级开展主题心理教育,进行问题疏导。协调家长学校双向解决。

校级领导组织各级班主任、校团委、心理老师开展主题心理教育,心理压力缓解。

八、心理问题研究

(一)个别学生研讨

对长期存在偏差行为来访学生进行教研组内及校外专业心理工作者探讨,分析设定解决方案。

(二)针对性心理问题研究

心理教研组对学校学生出现的常见普遍心理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查阅资料、研究研讨,结合班主任进行专题访谈,专家讲座。针对某一心理问题解释内在心理动机、主要行为表现、应对解决方式。积累之后进行汇总,开展针对性专题讲座活动。

九、建立学生-心理委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四级爱心机制

建立以学生-班级心理委员-班主任-心理老师层层保障的爱心机制,共同保护学生心理健康。

(一)心理委员培训

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培训,组织心理委员定期开展班级特色心理活动,班级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反馈给班主任。

(二)班主任培训

利用学校和校外学习机会对班主任开展心理问题识别、应对方式的培训,班主任利用心理委员辅助开展心理工作,及时、更加深入识别和调节学生心理问题。

(三)心理教师培训

心理教师参与省内外学习交流活动,不断丰富专业技能。心理老师与班主任沟通协作共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9)

为提升田林县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的专业技能、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按照20__年工作规划,充分利用暑假期间举办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为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组织

培训班由田林县教育局主办,广西教育学院教研服务部承办。

二、培训对象和人数

全县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心理咨询室管理员50人。

三、培训方式及内容

(一)培训方式

采用集中面授的培训方式。

(二)培训内容

1.心理咨询基本技能培训和督导(从当代学校学生典型案例入手,实践操作)。

2.班级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

3.校园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

4.如何进行与家长协同工作。

5.教师的自我心理成长。

四、培训时间及地点

(一)培训时间:20__年8月20日至24日五天,8月19日下午报到,8月24日下午返程。

(二)报到地点:南宁市青秀区鲤湾路17号如家精选酒店,电话。培训地点:教育学院南校区阶二教室。

五、培训经费

培训班参培教师50人,培训费标准按照百财行〔20__〕18号文件《百色市本级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培训经费用于学员食宿费、培训专家交通、食宿及劳务费,项目设计、项目管理、场地成本等费用,不含往返交通费),由县教育局直接划拨承办方。

六、培训要求

(一)各学校要认真选派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并按培训时间通知教师本人按时参加培训。

(二)参加培训人员要严格参照流行期间相关防控指南,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培训期间由领队负责考勤登记,培训结束后把考勤登记表带回并交到县教研室检查备案。

(四)参加培训教师的.往返交通费由各校统计后报县教育局划拨到学校按实际报销。

(五)县教研室负责安排培训工作,并与承办单位对接,选定培训授课教师,做好培训工作的相关事宜。

(六)请各中小学校于20__年8月12日前将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报送县教研室。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10)

一、项目背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开展这项工作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师资队伍的匮乏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欠缺。因此,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在完成北京市教委委托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全部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受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教育局委托,为该区中小学培训110名左右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培训方案,优化培训课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研究所决定,从20__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为全国部分地区的每所中小学和职业高中较为系统地培训一至二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二、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应是目前从事或即将从事专兼职的中小学(包括高中、职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各委托培训单位在选拔接受培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时,必须考虑教师的综合素质,并注意到专兼职心理教师的稳定性。参加培训的人员要经过学校行政会讨论,教育局备案。被推荐者应符合以下条件:

1、目前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

2、具有心态平和、乐于助人、乐观向上等心理品质;

3、培训后五年内不离开本岗位;

4、年龄在45岁以下。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达到:

1、掌握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的'基本技能;

2、能在学校有效开展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分析、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促进自我成长,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四、培训原则

本培训的实施将遵循合作管理上的统一性和课程实施上的实用、实效原则:

1、统一性原则:体现在整体培训统一目标、统一规划、统一课程、统一考核、统一预算、统一协调等方面;

2、实用、实效原则:体现在整个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内容实施都必须密切联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学以致用,能够有效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五、培训内容及课时分配

培训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实际操作技能培训(40课时)共5天;学员在本校实习(40课时)共五天;学员总结(8课时)共一天。

实际操作技能培训通过面授课程实施,加大练习力度,使学员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实习实践在学员本校中完成,力求将所学技能运用到实习中;最后,反思、整理、交流、提升,由总结展示这一环节完成。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11)

一、培训目标

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务,对鼓楼区各级各类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使之在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个人素质、理论修养、教育能力和研究等方面,达到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条件,初步胜任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工作,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规范、有效的进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1、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善于处理自我成长中的问题;

2、具备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应的基本观念和理论修养;

3、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和方法,具备设计、组织和实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

4、掌握基本的心理沟通技能,善于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

5、具备对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群体和个别评估的初步知识和能力,能及时发现和向校心理咨询员转介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

6、具备一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能力。

二、培训内容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个人成长;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模式和方法;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践;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三、培训方式、考核

以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体验运用为主要内容,基于“学习,理解,体验,观摩,行动,改变”的循环学习过程。注重纵向的`理论引领,还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促进行为的改变,以此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重构。

1、集中培训、自学相结合,共162课时;

2、师资为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者。

3、主要考核内容:个人成长报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4、培训计划的实施由南京市教育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小组进行监督。

四、学员甄选

1、鼓楼区幼儿园、中小学__、__年新教师。

2、鼓楼区幼儿园、中小学校教师(自愿与学校推荐相结合)。

学员由学校推荐,每校2至4人(含__、__年新教师),培训单位审核报区教育局批准。

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资格总数不足班主任总数30%的学校,不受名额限制。

五、课程及课时安排(见附页文件)

培训的作业:

个人成长报告

心育研究论文(一篇)

心育活动设计(一篇)

六、培训时间

__年3月-12月

七、培训单位及地点

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注:培训地点:鼓楼汇文学校中学部报告厅

地址:鼓楼区清江路路19号

上课时间: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6:30

培训要求:提前安排好工作和家务,准时参加培训。

培训期间缺勤超过一天,不能拿结业证书。

八、培训班班主任

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心理咨询室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12)

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特点、职业要求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二、基本原则

总体原则: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1、针对性原则

根据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从教师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校情和教师的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地开展培训。

2、主体性原则

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要强调以教师为主体,重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以获得深刻的体验、感悟和反思,促其职业成长。

3、实践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不是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而是重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培训中,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训练,注重培训效果直接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4、实效性原则

培训要依据小学教师的心理特点和职业发展特点,确立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以能否真正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标准来衡量培训的效果,培训过程强调教师亲自参与活动,亲身实践操作,不断反思和总结,把所学知识落实到提高自身能力和工作水平上。

三、培训目标

1、培训对象:全体在编教师

2、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其能够胜任本职岗位的.工作要求;能够初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能够科学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项活动和各类课程的计划与实施以及课题研究;能够正确使用心理测量工具,正确判断学生心理问题并恰当处理;能够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和团体辅导;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具有自助能力。

四、培训内容

1、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2、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3、教师常见心理疾病分析

4、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五、培训方式

校本培训主要由参加了心理培训的教师承担。主要采取听讲座,研究讨论、自学和实践的方式,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个案。

六、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督促全校的培训工作。

组长:宋锡刚

副组长:李华、郭金泉

成员:张振国、张延吉、赵德义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为了保障培训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宋锡刚校长担任组长,郭金泉校长担任副组长负责落实工作。具体工作由心理培训主讲的杨杰老师贯彻落实。

2、制度保障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的统筹规划、协调和指导下进行。立足学习和实践,重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内化。要遵循分层实施、注重实效的培训原则,保证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质量。为了组织好这次培训工作,我们将制定细密的活动计划,严格的管理办法,专人负责,落实到位,以确保这次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3、师资保障

师资水平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根据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授课主题,我们将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的师资,并就培训的对象、层次与培训教师进行沟通,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13)

一、活动目的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现代社会,教师在培养社会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及教育内部的诸多原因,相当多的一线教师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任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还要进行政治学习、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学历进修等,面临新课程研究、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地方教材、校本课程、社会综合实践、课题研究等多重压力,当压力持续过久,机体就会无法承受,无法继续抗拒,必然导致心理能量的衰竭,对教学工作和家庭生活造成影响。为此,为了让教职工在健康愉悦的氛围中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减轻教职工的心理压力,促进我院教职工心理的健康发展,院工会与思政(基础)部心理教研室经协商后特制订心理健康活动实施方案。

二、对象

学院全体教职工。

三、活动内容

1、邀请全体教职工到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做心理测评,心理健康中心拥有操作方便快捷、结果直观准确的心理测评系统,可以短时间内为来访的教职工提供多方面的测试服务,可以让教职工们更深入的了解人格、气质、智力、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等多个维度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洞悉真实自我。

2、邀请全体教职工到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体验沙盘游戏。沙盘游戏疗法能为来访者提供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在这里通过象征、隐喻的形式不仅可以再现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情景以帮助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宣泄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复杂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不同类型的沙盘游戏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如个体沙盘游戏可以深入展示个人的内心世界,让自己与潜意识对话,了解自己的深层次需要。家庭沙盘游戏可以有效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促进成员间深层次的心灵沟通,尤其是对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习惯有积极作用。某一特定团体进行沙盘游戏可以促进团队精神的升华,提升团队凝聚力,培养协作性人才,发现团体中的共性,加强成员间的精神交流,改善团队气氛。

3、邀请全体教职工到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体验“欧卡”游戏。“欧卡”技术,又称为潜意识投射卡,它是心理咨询的新的形式。它是由德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oritzEgetmeyer研发,欧卡借助于图案和文字的组合,可以照出我们内心的潜意识想法。同样的图,呈现在每个人眼中都是不同的样貌。在生活中,每个人遇到同一情境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情绪和态度,得到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我们看到的世界,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样子。世界在我们眼中的每一个样子,都是我们潜意识的投射。它可以结合多种治疗手法进行运用,并且更加节省场地成本,方便携带,展示更加直观。它不仅可以用于心理咨询,还可以个人疗愈和团体游戏。欧卡可以刺激我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认知,增强自我觉察,亲近自己的潜意识,从自己的想法里探知自己真实的心理,也可以进行自我疗愈。它可以打开内心深处,改善人际关系,缓和矛盾冲突,为人生疑惑指引方向。

4、邀请全体教职工到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体验狼人杀、妙不可言游戏。这些游戏需要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玩家需要通过自己的口才和演技获得大家的信任,并凭借逻辑判断,找出自己的敌对阵营,以策略将对方淘汰。相信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为老师带来更多的生活乐趣。

5、为辅导员教师们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提升辅导员教师们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14)

为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江西样板”,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20_〕22号)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于20_年9月20日至12月31日开展“井冈山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能力培训”,现将相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培训对象

此次培训主要面向全市中小学、旅游中专、幼儿园(含民办幼儿园)班主任。

二、培训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积极心理学方法与技术、家校沟通、团体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内容。

三、培训方式

本次培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其中线上理论学习34学时,线下28学时,含研讨、心理活动课程设计及个人成长报告、线上交流、线上测试等,合计共62学时。参加培训的教师由学校统一组织进入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能力培训”专栏注册报名,报名成功即可登录进行线上学习、提交实践案例、交流讨论及参加线上考试。

四、培训费用

坚持公益性及专业性原则,广泛发动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团队作用,本次培训不向学员收取任何费用,由省教育厅在培训专项经费中予以保障。同时,该培训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省培计划”项目,并计入继续教育学分,分额计算按《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法》(赣教规字〔20__〕21号)执行。

五、组织形式

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线上培训由江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借助“赣教云”平台配合完成;线下研讨由吉安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志愿者协助(志愿者信息登记表见附件2),以分批次集中学习和研讨的方式,在本井冈山市内开展。

六、培训时间

1.9月19日—9月20日,在“赣教云”平台专栏报名;

2.9月21日—10月20日,完成理论学习;

3.10月21日—11月16日,参加分组讨论;

4.11月17日—12月10日,参加考核,提交作业;

5.12月11日—12月底,评阅作业、公布成绩,颁发省教育厅用印相关类别荣誉证书(电子证书)。

七、课时安排

1.线上理论学习(34课时)。登录“赣教云”平台进入专栏观看录播课,每学时30分钟左右。每节课配有学习打卡(精确到秒的学时长,不能拖动并要求学员做好学习笔记),所有课程均由省内外具有丰富理论及实践经验的专家主讲录制,共34学时。

2.线下研讨(28学时)。一是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具体负责人(负责人信息表见附件2)牵头此项培训工作,组织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志愿者实施线下研讨(2学时),研讨场地原则上由城区学校予以保障,授课教师由省辅导中心统一安排;二是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12学时);三是个人成长报告(12学时);四是线上测试(2学时)。

八、考核方法

1.线上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在线完成专业能力测试。

2.提交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含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活动游戏、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不少于800字)。

3.提交学习成长报告(包含学习收获、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工作的实操案例、未来设想等内容,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示范性与可操作性,字数不少于800字)。

以上相关内容统一在“赣教云”平台专栏提交,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遴选优秀作品并向《江西教育》《教师博览》、“赣鄱心理”官方公众号等省级教育主流媒体推荐、刊发。

九、核发证书

培训考核包括三个部分,满分为100分,其中专业能力测试占50%,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占25%,学习成长报告占25%。

1.参训学员按要求完成理论学习、分组讨论,且考核成绩为60分及以上者,由省教育厅颁发《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能力培训“合格学员”证书》(电子证书,可在“赣教云”平台专栏查询及下载,后文其他证书同)。

2.参训学员按照全省总参训人数5%的比例遴选优秀学员,由省教育厅核发《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能力培训“优秀学员”证书》(电子证书);志愿者视专业水平、工作质量等综合因素,择优遴选颁发《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能力培训“优秀志愿者”证书》(电子证书)。

3.未完成理论学习、未参加分组讨论或考核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培训不合格,不予颁发证书,且不计入继续教育学时。

十、培训要求

各相关学校要认真学习文件要求和宣传发动工作,鼓励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培训活动。

请各校于9月20日上午前上报本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参训学员名单;

1.中小学、旅游中专报至邮箱:

2.幼儿园报至邮箱:

3.具体线下培训由市教学综合服务中心牵头实施,联系人: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活动方案(精选篇15)

随着疫情在我国的有效遏制,中小学复学复课工作正在稳步有序推进。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减少疫情对全体师生可能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负面影响,更好地适应新学期学习和生活,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念和信心。教育为主,重在预防,及时干预,维护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

二、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全体班主任

三、具体措施

1、心理防护知识宣传

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平台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科普文章,发布官方及有关学校发布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信息,积极宣传科学"抗疫知识"。

利用校园公告栏、宣传栏、教室黑板报等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传播心理防疫的科学知识,为师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心理调适方法。

2、开展主题班会

通过开展疫情防控、卫生健康、生命安全、爱国主义、感恩、责任、家国情怀等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分享总结家居学习生活期间学习体会和成长感悟。学习疫情期间身边优秀榜样事迹,帮助师生汲取正能量。在班队会中开展轻松愉快地游戏,让学生放松心情,适应学校生活。

3、做好学生身心健康排查工作

全面排查在学习、心理、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与已经开学的学生家长进行“温馨电话”沟通,交流反馈学生家校情况。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通过网络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心态与需求,筛查出高危和重点学生(如已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家庭处境不利学生、突失亲人的学生等),指导学校建立心理档案。

5、召开“云家长会”,加强家校交流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情况。

6、邀请专家分别开设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疏导师生心理情绪上的问题。

7、学校成立师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小组,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工作。

8、每个班级设立心育委员,并成立班级心育小组,帮助班级同学调节处理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的问题。

    6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