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

| 舒淇

在现在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1】

一、__村基本状况

__村位于拐儿镇南部,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全村1012人,国土面积9600亩,耕地面积2400亩,20__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

二、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提到了许多当前村里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包括水利、文化、卫生、禁牧、核桃产业、农村合作医疗、宅基地审批等各个方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是农村合作医疗问题。村民反映村卫生所药品价格高,除报销下来的药价费用后比在县城药店买同一种药的价格还高,政策落实存在偏差,农民没有得到实惠。

二是道路硬化问题。近年来,__村核桃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核桃园道路大都是土路,大型机械上不去,生产不方便,严重制约着核桃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同时,村里原先的水泥路面损毁比较严重,到处坑坑洼洼,急需修补。

三是水利设施问题。__村由于村群众资金短缺,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饮用水只能从外地挑、拉,村里一半人口存在饮水困难。同时,由于核桃基地、河滩地的蓄水灌溉等水利设施跟不上,直接影响了核桃基地建设。

四是核桃园管理问题。村民反映,由于缺乏核桃树管理技术,许多核桃树出现了“黑皮”病,有些已经枯萎死亡,急需科技下乡和技术培训。

五是林牧矛盾问题。__村核桃产业发展起来才二三年时间,核桃树大部分都是二三年的幼苗,村里有二三户人家养羊(数量在150只左右),上山放牧时羊经常对核桃苗进行啃咬,导致核桃幼苗死亡状况比较严重,需实施禁牧或固定规范养殖放牧区域。

六是文化活动场所缺乏。__村人口较多,但村里文化设施陈旧,没有一个专门供群众进行文化娱乐的场所,农民文化活动类型少,文化活动单一。

七是移动基站信号不稳。__村有移动一个基站,由于设备故障的原因,个性是经常出现遇到雷雨天气停电后不能再启动,信号间断的现象。

八是村民宅基地审批价格高。村民反映村里宅基地审批价格过高,一块宅基地到达了3.8万元,由于村民经济潜力普遍比较有限,对村民而言已经是相当大的一笔开支(村里存在三代人住在一个院落的状况)。

三、解决措施

由于村民反映的问题纷繁复杂,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在召开座谈会的过程中,我本着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安排县纪委工作人员协调联系相关部门立即进行核实,确保村民反映的问题得到全面落实。

一、关于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已责成县卫生局立即进行调查核实,一周之内拿出调研结果。同时,下一步准备和县卫生局、药监局等部门协调,一方面严把进药渠道关,确保药品质量,使农民吃上放心药;另一方面推荐卫生部门利用科技手段,为乡镇卫生所配备条码机,对销药记录进行登记,使农民在买药时对药品价格明明白白。

二、关于修建水利设施问题,已安排县监察局副局长刘宪江和县水利局协调联系,争取列入今年县农田水利配套建设项目,为__村核桃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关于核桃园道路硬化和村道路硬化问题,力争到市交通局申请一笔专项资金,结合今年全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项目,解决好__村的核桃园道路和村道路硬化问题。

四、关于核桃技术培训问题,要求__村要抓紧时间成立核桃树技术管理专业服务队,对核桃树进行综合管护。

五、关于林木矛盾问题,推荐__村一方面及时和养羊户进行协调沟通,摆明利害,讲清道理;另一方面要抓紧对此问题的研究,召开村委会或村民代表会,倾听群众意见,透过采取禁牧或专门规划养殖放牧区等方式,妥善解决好此问题。

六、关于文化场所建设问题,已安排由村群众和拐儿镇政府自筹一部分资金,借助农村文化场所建设的契机,从村委大院中腾出两个房间,为村民购置些象棋、麻将等娱乐设施,满足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

七、关于移动基站问题,已立即和县移动公司进行了联系,县移动公司已派出专人到__村基站进行查看、维修、落实。

八、关于村民宅基地审批费用高的问题,已安排县监察局副局长刘宪江和县国土局沟通联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先以较低的审批价格解决几户困难户,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四、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感想和看法。

农村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最基层,其发展与稳定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成败。透过这次驻村调研,发现了农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事关民生,事关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解决的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农村的繁荣与稳定,关系着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成败。为此,我认为,加强农村建设和管理,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县、乡党委务必要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牢牢抓在手上,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要认真做好下一步村级两委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真正将一些有潜力、有素质、在群众中有威信、品德优良、有奉献精神的人选进来,切实维护好农村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二是要继续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依托各镇村的独特优势,用心发展和壮大主导产业,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要务,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规划布局,发展好核桃产业开发、蔬菜基地建设、规模养殖、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壮大等工作,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要在乡村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县直各涉农部门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继续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知识培训活动,将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急需的种植、养殖等各种科技知识送到农民手中,应对面、手把手地教会农民使用,使农业科技知识真正深入人心。

四是要继续大力创优发展环境。县直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关注民生的宗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解决好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要严格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利用好农廉网这一公开平台,认真研究解决各乡镇在建重点工程与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村民与村企业之间的矛盾,从乡镇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为乡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2】

三天的农村实践活动让我们对于三农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几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思考总结,得出农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报告。

第一部分:现状特点

辛庄镇大沟村是一个当代农村的典型。在大沟村调查三天,我们从大沟村的发展现状看到了我国当代农村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当代农村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生产结构有所调整。几十年来,农村的生产结构发生过多次变化。目前,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我们调查采访的农户中,大部分农民种植蔬菜等粮食的目的是自己食用,且规模不大。而像柿子、玉米等非主食类作物的比例较多。另外,枣子等干果的种植也有一定的发展。

二、生产方式发生不同程度变革。目前农村的生产种植方式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这种变革的程度主要有生产的规模决定。既有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大棚种植,也有规模不等的私人种植。我们采访的农户由于种植规模有限,所以没有过多地使用现代化耕作设备;但是我们了解到,在大型的农场中,大型机械的运用还是非常广泛的。

三、农民素质普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显著发展。农民是农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

农村基础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有了显著的发展。石湾子小学就是当地的著名的农民子弟小学,招收附近六个村子的农民孩子。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设备先进、师资力量优良的学校。许多农民孩子不但圆了读书梦,还享受到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和教育资源。

四、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及收入结构的变革。目前农村农业人员的收入已不仅局限于农业生产。许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等方式来增加收入。同时,由于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出力。这样,丰富了农民的收入结构,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农村劳动力也加快了城市的建设。以农户李伯伯家为例,他的儿女均在县城打工,他自己在农闲时也偶尔外出做活。这样,他们的收入就大大增加,并且,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也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农民收入结构的变革也使他们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我们采访的若干农户中,电话、电视的拥有率高达九成;有四成的农户家中有摩托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电扇、洗衣机等电器已比较普及,我们还能看到农民从腰间取下手机发短信。这一切,说明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

五、先进的大型种植基地逐步兴起。在五里村,我们参观了浦禾园果树基地和艺莲苑水生花卉基地。这两个基地都是国家级的重点基地,许多先进的品种、技术在这里进行试验,然后推广到普通农业生产中。先进种植基地的发展带动了周边相关农业的发展,同时形成连锁反应,提供了旅游、教育等一系列资源,无形中又增加了农村其他产业的产值。这也是我国农业向专业化、大型化发展的表现。

第二部分:存在的问题

农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由于调查程度有限,仅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保障农民权益是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然而事实上,侵犯农民权益的事件太多。仅在五里村,农民普遍反映他们的权益受损。当地工厂建设宿舍,征用农民土地,补偿十分不合理,甚至使一些农民觉得生活无依靠。而工厂在申报征用时,竟称农民的良田为荒地!这一现象引起当地许多农民的不满。而对于这种现状,农民大多抱悲观绝望态度,没有想到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无形中助长了此类现象的发生。

农民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一定数量存在的行政问题为农民威权设置了障碍。这是短期无法解决的。正如一位农民说的,中央、省、市的政策是好的,但在村、县落实时,有时发生了差错。所以,农村问题更多的是基层工作的开展和改进,这也正是三农问题的难点和重点。中国的农村人口太多,范围太广,仅五里村就发生这些问题,放眼全国,农民维权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农村城市化问题。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民对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势必使农村逐步过渡到城市。目前看来,这种过程似乎还不是很明显,但在农村中已可以看到许多城市化的现象。仅从环境角度看,农村中也有了高耸的'烟囱。虽然现在环境问题还不明显,没有影响到农村的发展,但是从长远角度,农村环境的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如何从开始做起,发展农村环保经济,避免重走城市污染的老路子,是不久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第三部分:三下乡意义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为农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通过一些惠民政策的宣讲,国家政策深入群众脑海中,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热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也使大学生们了解国情,了解农村现状,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

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自身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这对我们青年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是难以尽得于书本的;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有利于增长才干。

拿我来说,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虽然很短,但我却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而其中的许多知识是在书本上不能学习而得到的。另外一个喜人的收获,我趁此机会锻炼自己,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实践活动,是我们大学生接触社会的大一途径,让我们提前了解社会,贡献社会。此外,还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精心潜练,为达到服务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3】

根据的安排部署,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中,我们联系的是__乡__村。近几个月来,我们多次深入到联系点__,深入农户家中访贫问苦,向村民仔细了解生产、生活、收入等状况,。重点了解了__村新农村建设状况,掌握发展现状,查找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帮忙理清工作思路,认真分析该村现状优势及不足,对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农民增收、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等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状况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状况

__村是__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十三个自然庄,270户,750口人,共有耕地3181亩,全村有3个党小组,43名党员。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以玉米、小麦为主要农作物。养殖业主要是蚕桑养殖及村民散养的猪羊鸡等,还处在小农经济阶段。

二、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三方面:

1、近年来,为了改善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使得农村经济振兴无人,发展严重缺乏劳动力。种地不合算,按最好的年景,最好的价格,每亩地也但是1万元的毛收入,付出则是没日没夜,操心费力,还得担心价格和市场。一不留意一年白费,还得搭上种子钱。

2、农村实用型人才外流严重。该村有头脑、懂技术、能干事的年轻人还不少,但都没有在村里干事创业,都以外出打工为主,虽然每年都能带回点打工收入,但解决不了长远发展问题,对于全村经济发展是个损失。

3、教育医疗负担重。我们走访的许多户贫困人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劳动力缺失和负债,这样对于完全依靠务农的农民来说,往往就直接导致了贫困。在我走访的6户村民里,大部分都是有病人的家庭。由于家庭的成年劳力长年在外打工,与亲人聚少离多,有一种凄凉的孤独感。

除了医药费支出外,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子女教育投入占了收入的大多数。他们不吝血汗钱,把子女送进城里上学,期望孩子能努力学习,摆脱这个困境。打工者在身体高强度负荷劳动的时候没有办法兼顾身体健康,而又在出现健康问题的时候因此重返贫困,村民提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也都很无奈。

三、具体帮扶状况

1、座谈会上听民意。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共召开会议4次,座谈会6次,收集了涉农问题4件,通水、通路问题5件,其它2件。进家入户访民情。透过走街入户,个别谈心,共走访群众10余人,共走访种植大户2户,普通百姓8户,大部分群众是靠种植大田为生,对特色调产种植热情还不是很高,还需政府进一步加强引导,要加强他们的增收意识,帮忙解决一些技术上的实际困难。

2、,在村里资金不足的状况下,协助村支部多次向乡党委汇报状况,争取政府支持,最终使得乡政府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投资,协助村委投资18万元,修建田间道路30公里,恢复自来水工程两处,前庄大桥一座,投资4万元,完成南河绿化配套工程,投资5000元安装监控设备,促进了__村建立良好的治安环境。

3、关心老年人生活,重视文娱设施建设。

现代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关心老年人的时间少,老年人在精神上得不到满足,针对这种状况,在支部的提议下,投资8万元,建设老年日照活动中心一所,极大的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4、狠抓环境卫生整治。

为了该广大群众带给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协助村党支部努力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动员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大搞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新建垃圾池3个档护墙200米垃圾填埋场一处,完成户厕改造15个粉刷墙壁13000平米,极大的改善了张村脏、乱、差的旧貌,使得此刻的__焕然一新。

5、探索产业结构调整新路。

玉米、蚕桑产业作为__的主要产业,已经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务必另辟蹊径。透过在与村两委班子用心沟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把发展核桃作为__一项新的产业,投资6万元,在__群众新值核桃树100亩,为我村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新路。

四、几点推荐

从__村着眼,从振兴村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几点推荐:

1、推荐当地党委政府定期约请农业专家来为村民做技术推广及保障,选取适宜当地的农业新品种,大力发展种植业,力求上规模。

2、推荐突出规模养殖。透过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成功的典型,进一步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力度,使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用心引导养殖户加大对养殖业投入的同时,要大胆解放思想,创新投入方式,为畜牧业快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3、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村里有养猪户、养牛户、养羊户,有各种小型农机具,有沼气能手,设施蔬菜种植户,今后都就应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市场对接,规模化发展,为个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4、加大对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公共事业的支持。

一是透过统一制定城乡发展规划,由公共财政作为主要投资主体统一投入发展资金,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公共事业得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在乡村群众经济不强状况下,透过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开辟财源,增加积累,以提高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潜力;

三是推出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备的项目,引入社会和企业资本。这既可增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时也解决了公共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

在下乡调查的这些天,我们看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但也仍存在着问题。我们只有深入群众,实实在在走群众路线,才能更加客观、辩证的分析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取得成果。经过这次下乡实践调查,收获颇多,我们就应关注国情,了解民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尽自己的一份力。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4】

一、导语:

作为一名泰山医学院的大学生,我深知积极响应学院党委、团委的号召,充分发挥青年在校大学生在服务社会、建设社会中的生力军作用,让自己广泛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培养自己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我很荣幸积极地参加了本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培养方向参与了“小新河环保调研”。

二、调研背景:

小新河是微山县一条主要的河流,它的中上游主要在梨树湾,沿河流域主要是一些环境比较好的小区,几乎没有什么工厂存在,因

此在它的中上游地区是很少有污染的。而小新河的下游流域,也就是一中地段,因为工厂比较的多、餐馆也比较的集中,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小区的周边环境较复杂,所以在此流域小新河的污染就很严重了。再加之小新河的下游又与微山湖交汇,微山湖水的倒灌以及湖水中漂浮垃圾的流入,又加重了它的污染。

本次我们泰山医学院暑假“三下乡”小新河环保调研小组主要针对小新河的污染状况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旨在弄清它的污染源头,污染物类型,污染影响的程度,给我们的小新河的治理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对小新河的环保调研活动,积极的向我们小新河流域的社区居民宣讲环保的重要意义,倡导大家对“中国梦”生态环保的大力支持。

三、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 、调研时间:

20_年7月20日----20_年8月15日

(二) 、调研的地点及方法:

地点:小新河下游河段(重点在一中流域)、小新河中上游河段 方法:①、小组成员分批在小新河下游(一中流域)进行污染物的来源调查以及主要污染物的调查;

②、对河道两岸的排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总结沿岸的.排污方式(直接排放、通过污水处理然后排放);

③、配合小组成员对小新河一中河段沿岸的小区进行走访,收集有关小新河原来面貌的相关情况;

④、小组成员对小新河的现状和原状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小新河污染的严重程度;

⑤、对小新河的中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进行周密的勘察,以书面形式总结小新河的污染问题;

⑥、对每天小新河的走访与调查均要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对每次的小新河环保调研写两篇通告。

(三) 、调研目的:

同时,本次小新河环保调研活动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弄清楚小新河被污染的主要原因,污染物的种类,引导小新河沿岸居民以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小新河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让居民能清楚的了解到小新河环保整治的严肃性,积极的配合我们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治理工作。给小新河沿岸的社区居民带去美丽小新河的希望,并及时的反映居民们对小新河环境治理的意见与建议,以及他们对小新河的美好憧憬。然后,小新河环保调研小组结合调研的内容与结果对我们的小新河治理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

(四) 、调研内容:

本次小新河环保调研的主要类容有:

①、环保调研小组成员在小新河下游进行污染物的来源调查、主要污染物种类的调查;

② 、调研小组对河道两岸的排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总结沿岸工厂、餐馆或者是社区的排污方式(直接排放、通过污水处理然后排放);

③ 、调研小组成员对小新河沿岸社区进行走访,收集有关小新河原来面貌的相关情况(比如,以前小新河河道里的水是否是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是否会有欢快游动的小鱼虾,河岸边是不是有青青的草和高大的树木等),整理走访收集的材料,归纳小新河今日的现状与往日的情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④ 、调研小组要设法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以及小新河的污染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比如,小新河散发出的阵阵恶臭是不是严重影响到了社区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以前他们会在河岸散步、下棋、聊天,现在他们为什么都不敢去河岸边了,有如,社区居民即使是在小区中休闲,他们是不是也会时常地被小新河散发的浓烈味道打扰;小孩子们经常闻着这些味道,身体健康状况是否良好;同时,调研中看见河岸滩上部分市民种植着的蔬菜是否会流通到当地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而这些蔬菜被污染了的河水灌溉有可能携带毒素,被居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后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哪些造成影响,对他们的心灵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5】

一、王狮乡阳坡坪村基本状况

阳坡坪村位于石桥山下,距209国道10公里,人口680人,165户,耕地2450亩,宜林地3500余亩,全村党员17人,校园一所,学生26人,村卫生所一所。经济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有大牲畜200余头,羊600余只,基本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外出务工23人,人均收入2000余元。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纠纷

透过逐户走访排查、实地调研和座谈会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以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收集汇总了现阶段阳坡坪村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纠纷。

当前阳坡坪村各种关系基本协调,社会基本稳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关系与矛盾趋于复杂和紧张,存在着某些不安定的隐患和不和谐的因素;影响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经调查发现,阳坡坪村矛盾纠纷有以下两类。

1、群众与村支委及干部间的矛盾纠纷。

(1)干部作风问题。由于村领导班子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政策执行上时常出现偏差,对待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对人民群众反映时间题敷衍塞责,推诿拖拉,对正当要求臵若罔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能及时调处,常搞高压政策或“一言堂”,以人治代替法治、从而使小纠纷激化成大矛盾,因基层干部工作方式简单粗暴而引发的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基层干部与群众钓恶性互动起了双方的对立,基层群众把对个别干部的埋怨转化成对政策的不理解和对村委会的不信任。而群众的上访也让村委会把其划为“刁民”,干群关系逐步紧张。

(2)管理职能与体制问题。基层组织,群防群治作用发挥不好。综治网络、人民调解网络不健全,组织的不健全导致在基层工作中,基层网络作用发挥不好,对因宅基地、土地、婚姻、邻里关系等引发的民事纠纷不能及时妥善化解处理。矛盾长期得不到化解,基层群众对村委会的信任度成下降趋势。

(3)民主管理方面的问题。当前,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增强,然而少数村干部在村级群众事务管理中;没有真正贯彻“四议两公开”,最多是形式上做到了村务、财务公开,但对于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只是个别领导开个会就研究决定了,决策的不公开极易引发村民不满,村民代表会和村民议事会多数形同摆设,村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群众对干部多心、不放心,有意见,反映村干部吃喝贪占和财务混乱的越级上访问题仍居高不下。

2、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

由于法律条文枯燥难懂,群众对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邻里发生纠纷后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而基层组织又不能及时化解矛盾,从而导致邻里之间矛盾不断加深,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不断恶化。这些纠纷纠纷既影响着村内的和谐、村风的健康发展,也使干群关系进一步恶化。

群众间的纠纷主要表现为:

(1)因宅基地、职责田引起的纠纷。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治与村规民约、历史与现状的冲撞,村宅基地纠纷正呈逐年增多之势。主要因村庄规划不够科学与规范;部分村民法律意识较为淡漠,对有关的法律法规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自主翻建或新建’,以致侵犯了他人的宅基地使用权或群众土地所有权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加之此刻农村年青人往往不愿意与父母住在一齐,某些村民在翻建房屋时,为了能让自己和父母分开居住“建新不拆旧”,构成事实上的“多占抢占”,而产生了矛盾纠纷;有一些村干部不按法律、村规民约办事,乱许口,乱批地,也造成了许多纠纷;宅基地纠纷,往往个性难调处。

(2)因家庭、婚姻关系引起的纠纷。伴随着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转变,近年来家庭婚姻类纠纷成逐年上升趋势,农村离婚率逐年上升,婚姻矛盾逐年升级。农村伦理道德遭甚至引发家庭暴力,妇女、儿童、老人等犯罪现象。

三、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特征

一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类型的多样性。矛盾纠纷由传统的婚姻家庭、继承、赡养、邻里等民间纠纷扩展到以经济利益诉求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矛盾纠纷。这类矛盾纠纷以利益冲突为特征,涉及政策、法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调处难度大。

二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主体的群体性。当前很多矛盾纠纷,由于纠纷主体利益一致,要求相似,往往“一枝动而百枝摇”,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个别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者串联上访,或者鼓动、支持、参与集访。许多纠纷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群事件。

三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的艰难与复杂性。过去的纠纷多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调处时当事人的情绪也较为温和,此刻的矛盾纠纷多由经济利益冲突引发,且大多发生在个人或群体基层组织、政府部门之间,有些群众一旦发生纠纷就找政府解决,有时将矛头指向政府部门,导致个人与组织、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不断上升,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矛盾纠纷当事人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想法,为引起政府关注而采取越级上访、群众上访形式,以求到达自己的目的,情绪容易失控,行为较为激烈,给矛盾的调处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四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当事人寻求解决纠纷的方式呈现激烈化。矛盾纠纷的当事人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在矛盾出现之初,大多都能透过正当的途径和手段寻求党政组织和有关单位部门解决纷争,期望能公正、公平地解决问题。但是,一些重大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没有能到达自己期望的结果。当事人往往采取群体围攻、上访甚至以武力相威胁的手段,迫使有关部门解决问题,从而引发了的群体性上访事件,而政府部门对待这些非正常上访事件,往往片面强调“和谐稳定”在处理问题中往往做出过多的妥协,最后事情虽然得到解决。

四、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刻政治经济根源和社会背景,其构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

1、少数群众追求个人利益的思想过于片面化。

2、干部的宗旨意识淡薄、缺乏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3、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尤其是村一级干部参加政策理论学习不够,对法律知识掌握得不多,处理问题时主观因素影响大。

4、宣传解释工作做得不深入细致,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大。

5、对热点难点问题处理得不够稳妥。

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基层矛盾是基层政府及基层干部务必直面应对的。

(1)加大普法力度,促使群众知法、遵法、守法。此刻,我国已进入“六五”普法阶段,在总结以往普法经验的基础上提高认识,加大对普法宣传的投入。

(2)健全制度,依法管理,缓和干群关系。在健全村务管理制度中,乡镇政府帮忙村级自治组织健全村务管理制度,同时乡镇政府应加强对村主要干部的考核,制定出相关考核办法。透过加强巩固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规范党务、村务行为,加快基层民主化进程,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因村务管理混乱而产生矛盾纠纷。

(3)依法行政、减少行政纠纷。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廉洁自律、依法行政、不损群众利益,从而减少矛盾纠纷,促使社会和谐。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6】

一、下乡考察

在组织队员召开出发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上,最终确定了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考察的路线: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五指山市---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7月5日上午在学院领导的致辞和欢送下,带着学院领导和全院师生的期望,我们团队踏上下乡征程,在与地方单位取得联系后,于中午时分到达此次社会实践的第一站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孔车村。 带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走进了孔车村,放眼望去一片发展的趋势,村容整洁,文化丰富。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我们了解到村支书助理是大学生村官,同时也了解到了孔车村的经济、教育、文化,当谈到教育的时候村支书很自信的告诉我们昌江中学是海南省第一个实行高中免费、政府资助的中学。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黎族夫妇家中,亲 身感受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民族文化,黎族人民很热情,农民大叔给我们送来了清甜可口的椰子,农民大嫂拿出了她自己织的黎锦,给我们讲述了黎锦的制作工艺、色彩含义和穿着场合,在与大叔大嫂的交流沟通中,我们获益匪浅。借此契机,我们还了解了“三月三”的节日内涵,“三月三”是黎族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称“爱情节”。这是黎族苗族人民悼念祖先、庆贺新生、赞美生活和歌颂英雄、歌颂爱情的传统佳节。在“三月三”这一天,所有的黎族、苗族人民都要聚集在一起,身着盛装,带着山兰米酒、竹筒饭和粽子,各自以不同的形式庆祝节日。

车子一路南下,翻山越岭,在经过4小时的行程后,我们来到了第二站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志针村,漫山遍野的是农民种植的橡胶树,在与当地农民的交谈中,得知橡胶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和乡亲们聊天中,我们感受到了黎族人民的纯朴和热情好客,品尝了白沙三宝:蜂蜜、绿茶、酸鱼。在当地农民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新农村的建设,崭新的农村公路,现代化的住房,先进的养殖和农场实体。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橡胶树林资源的丰富,许多品种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但由于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限制,导致当地橡胶树没有得到合理新老交替,其经济价值没有得到合理的挖掘,管理、保护方面的问题也厄待解决。

在白沙县度过下乡的第一晚,我们早早踏上了去五指山的路程。来到五指山市我们参观了民族博物馆和民族特色商品展销中心。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黎锦、作坊和生活用具,了解了黎族的五大服饰:哈方言、赛方言、杞方言、润方言和美孚方言服饰。五指山之行,收获颇多。在前往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路上,为使本次下乡更成功,我们外出计划路线,随机参观了万冲镇三柏村,与当地百姓进行心与心交流,谈话中了解到三柏村经济上的滞后、农民能够自给自足,年纯收入不过1000元。调查中了解到,当地由于深入海岛中部,经济相对滞后,加上土地缺水缺肥,稻谷收益不被看好,政府政策和医疗制度尚未完全落实到人民手中,人民渴望在在国家新政策下脱贫致富。

结束了三柏村之行,我们来到了中国香蕉之乡---乐东黎族自治县,参观了当地的永甘小学。新农村建设下的校园,教育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在学校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乐东县保定村。当地老百姓很是热情,送来了黎族人民自酿的糯米酒。沟通中,我们与黎族人民对起了山歌,跳起了舞蹈。黎族人民给我们讲述了《摇篮曲》歌词含义是黎族青年长大后,用箭打猎,谋生和孝敬父母。在与一位经历过“纹面”风俗阿婆的交流中,她给我们讲述了“纹面”的`来历。“纹面”是旧时黎族妇女的重要特性之一。有关“纹面”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是“纹面”是一种图腾,是爱美的表现;二是“纹面”是因为躲避农奴主抢霸而不得已自残行为;三是“纹面”是农奴主为辨别家奴而强行打上的标记。四是“纹面”是黎族女儿的标志,有死后认祖之用。第四种说法,是最接近现代说法的。告别乐东人民,我们计划去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但因天气和路途等原因,最终还是放弃了保亭站。“三下乡”少数民族调研路线基本完成,调研回来,留给我们无尽的是对黎族文化的探索和追求。

二、新政策、新形势下建设新农村经济、教育和医疗的模式

1、新政策、新形势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取得的突出成就

(1)普及机械化生产,取代手化劳动,农村经济成倍翻涨。

从古至今,农村经济的发展从未脱离过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发展的永恒动力,它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变了农业资源利用方式,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机械化生产,必将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农场划分不同实体,改变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集中资金和技术,发展规模经济。

传统农村经济的不足在于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单一、分散,加之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使得农业生产缺乏规模效应,市场竞争力弱,农民增收缓慢。在新政策、新形势下,白沙县牙叉镇人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道路。在发展农村经济上,率先运用工业化理念,并结合当地特色绿茶工艺和橡胶工艺,走出了一条农民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

(3)兴办农家乐,在践行建设国际旅游岛新形式下,发展绿色观光农业。

白沙县细水乡花道下村是一个深入大山深处、地广人稀,常住人口只有134口人的小村庄,橡胶种植是该村主要的经济来源。虽然人口少,但是该村却十分重视林业的发展。深远幽静、枝繁叶茂的大山,加之清澈见底的南渡江水,无愧于山清水秀一词。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7】

7月20_日,我对村进行了帮扶前期工作调研,深入村召开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会,听取村两委对本村状况的回报和发展经济的推荐和设想,深入15户农民家中进行家庭状况,收支构成和增收思路的抽样调研。综合思考,该村的具体状况和帮扶思路如下:

一、开展驻村帮扶的重要好处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用心性,构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透过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构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

二、村基本状况

村位于__县东__,全村户,口人,耕地面积亩,有名党员,畜牧业以养__羊、牛为主,羊存栏2000只,牛存栏20头,20__年农民人均收入元。近年来,村两委干部努力为村民办好事,多办事,完成户通自来水,架通商低路线,争取主管部门,使通信到达畅通。村民以户栽植核桃幼树100亩。

三、当前经济发展与基础建设中存在问题

1、调研中干部群众对帮扶主要有两方面要求,一盼送致富技术,二盼搞好道路基础设施。

2、产业发展中其中养羊一项虽存栏2000余只,但只有8户村民养殖,规模不大,品种不纯。

3、对已栽植的核桃幼树100亩,缺技术修剪。

4、由于无保护人、自然灾害、山害、土地种植粮食作物,收入已经是很小。

5、基础建设方面,四个自然庄11公里街道村庄路全是泥土路。

四、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收、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形势下搞好驻村帮扶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兴农富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针对驻村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状况和新问题,创新理念、创新载体、创新资料、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多策并举、真抓实干、全面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根据村实际,如何开展帮扶工作我认为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对该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加强精神礼貌建设,经过三至五年努力把村建设成为小康先进村。今明两年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为以后奠定基础。

1、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忙村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措施,要使这个村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用心性。

2、联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作务水平。

3、把脊薄的荒地栽植黄花药材树500亩。

4、把土地连续栽植核桃树200亩。

5、二到三年__羊养殖户增加到10户以上。新建养羊园区一个。

6、与交通主管部门要求,2年完成硬化四个自然村庄路11公里。

7、修建太阳能洗浴一座。建图书室和农民文化活动室。

8、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进程,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级管理新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潜力强的双强党员,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的“五好”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透过多种渠道,帮忙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增强基层党支部带领农民致富的潜力,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调动农民参政议事用心性,共同决策村级大事,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8】

一.导言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调查报告。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有幸参加了外语系和资环学院携手举办的暑期三下乡活动

三天里我们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努力用科技文化知识服务于民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加强了实践能力,激发了创新的思维,重新认识了自己,发展了自身的素质。蒲草泡村之行只有三天,却让我融入了这个村庄,对我认识北方农村起了个良好的开端。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真实地了解了阜新农村,深入地思考了当前农村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对该村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积极的讨论,发现了一些制约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同时我们更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前景与美好的未来.

二.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的形式

2.走访村民

3.参观村里的小学,并且授课

三.结果

1.蒲草泡村自然经济概况

蒲草泡村位于辽宁省阜新市西南部的清河门区乌龙坝镇的中心部,属于中温带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以种植玉米,采矿为主要生活来源.全村共有村民200余户,共800多人口,住宅面积200亩,耕地3000亩,人均耕地约3亩,平均每人2000元人民币/年.

2.蒲草泡村的教育概况

该村村民30%受过初等教育,3%受到过高等育,但总的来说村民与外界的交流相对过少,对外界信息了解相对不够,没有形成一定文化精神生活氛围,从农村走出去的知识群体中很少有回去的,这种恶性循环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的滞后。

该村有一所小学,小学的`设施不错,各种体育设施也较完备,甚至还配备了不少电脑,但在整体上与相对发达地区还有不小的差距。通过半天的课外辅导,发现他们学习的软环境还需要大幅度地加强。师资力量的相对缺乏,学校虽然开设英语课,但教学水平有限,大多基础薄弱.而课外书籍的普遍缺乏,使学生们失去了在更大范围学习的机会,从而对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样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的广大农村,这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在调查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更高等的教育。他们表示,只要孩子有能力,他们将全力供给,这也让我们大感欣慰。教育是发展之本,这对农村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可是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农村的教育不容乐观,软硬件都不够完善,特别是高水平的师资力量缺乏,这势必影响农村新一代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9】

为切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帮忙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潜力,促进我县小学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根据县教研室工作计划精神,从3月16日~6月15日,对全县小学进行重点调研的工作方式,深入各小学开展进课堂听课、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透过调研,掌握全县小学课堂教学现状,查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成解决问题的对策。我们先后对八个乡镇和县城的13所小学进行听课指导。透过深入农村小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多少年来,教师用课程标准提出新理念引领小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很大变化,教师的确在努力改变着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善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了明显提高。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改以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村小听课中,大部分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资料创设一些有效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我们眼界大开。如,台吉镇中心校于艳华老师上二年级《方向与路线》这节课,在导入部分创设生活的情境。把书中辨认方向的情景改为校园内部情景,出示图后问:学生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本校的校园花坛)以校园花坛为中心学习辨认八个方向。透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从看到校园内的照片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有效学好八个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重视有效操作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实践操作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潜力,透过观察、实验、操作、想象、模拟、设计、思考等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来理解新知,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资料。如,台吉镇中心校吕彩华老师上三年级《分一分》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透过试一试、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涂一涂等活动来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让每个学生经历过程和体验成功,不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潜力,而且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注重有效学习方式体验成功快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个性强烈。”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方式,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外界探究性活动。因此,要让学生用探索的学习方式去探究新知,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潜力,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如台吉镇中心校刘兴阁,教学有风格,在上五年级《合格率》这节课,紧扣自编的一首儿歌“要求合格率,其实很简单,分母是总共的,分子是合格的,结果是一个百分率。”改变以往学生单一,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透过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根据次儿歌自主探究出勤率、发芽率、出粉率等等,在思考中,体验快乐,获得知识。

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到村小听课,听的都是常规课。但教师都能努力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课堂教学资料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透过多媒体的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用情境的外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如台吉镇中心校刘刘雪梅老师,在上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这节课,能有效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电脑上购物操作,体会应付的钱、付出的钱、与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很有效果,做到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虽然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策略僵化,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他们的心是真诚的,这一辈子哪都不想去,就想为村小奉献一辈子。然而,这一辈子哪都没去过,出外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教研员的到来使他们兴奋不少,在纯真中感受真和善,体味苦与甜。能够说一部分教师对课改新理念把握不到位,注重形式,忽视本质。出现了不少制约课堂实效性和影响教学质量的新问题、新困惑。实事求是地讲存在问题也不少:

1、有些课堂教学资料被机械的情境所套住,牵强附会地联系生活实际,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2、教师钻研教材不够,想法太随意,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编写意图。

3、在部分教师课堂上,学生分组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交流,缺乏平等的沟通,没有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4、在部分教师课堂上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有的教师不惜花费很多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有效

5、课堂练习设计缺乏层次性和趣味性。形式单一。知识的提升拓展不到位。

6、在部分教师课堂上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理,实质上这是传统以师为中心,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用心互动和合作探究。

7、部分教师应对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缺乏应变潜力,教学语言不够准确,缺乏幽默诙谐,规范、精练的语言。

8、从课堂教学上看出教师平时不爱教研,缺乏科研教研意识。

9、对师校单元测试卷不能做到及时使用,更谈不上研究试卷,忽视了检测,影响有效教学。

总之,透过深入村小的调研活动,是我们更加坚定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生命。探索和建立和谐的有效课堂教学之路,是我们的职责。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使双基训练更扎实,教学容量更厚实,学生思维更活跃,教学方式更灵活,课堂教学更有效。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10】

一、调查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一费制和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两免(教科书及学杂费)一补(贫困住宿生给予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给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今年又逢我国建国六十周年,对农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有必要,故我院院团委组织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__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调查对象、内容以及方式

此次调研的对象为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清溪中心小学及其周围的清溪、南门、田桥、温塘四个村庄的老师和居民。

调研内容围绕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展开,详细调查问卷见附文。

此次下乡调查的方式有问卷调查法、个别走访法和资料搜集法三种。其中使用问卷调查法时共发放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份,有效率为94﹪.在被调查者中,25岁以下者占10.63﹪,26-45岁者占50﹪,46-65岁者占29.78﹪,65岁以上者占9.57﹪.问卷由调研组六名成员(杜文龙、蒋珊、薛苇、李利、程烨、许日康)下乡到各村庄时发放,其中部分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剩余部分由调研组成员通过访谈形式把问卷题目融入到谈话内容中。另外,我们还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家长和学生进行了走访。最后,我们还向清溪中心小学的兰朝红校长搜集过一些关于该校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家长的教育观念现状

1、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被调查者中,42.22﹪重视家庭教育,21.11﹪表现为很重视。这说明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三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是家长观念的一种进步。

2、文化程度与家庭收入的关联性。

在问及文化程度对家庭收入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时,47.19﹪认为影响很大,39.33﹪认为有一定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家长普遍认为受教育程度对将来家庭收入有较大的影响,但是“读书无用论”、“读书致贫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可能是受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影响。因此,政府部门要重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着力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在大的`方向上审时度势,锐意改革、创新教育体制,另外各个高校也应注重培养一批理论素养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大学生。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针对农村学生不上学而去打工的现象,44.83%认为不应该,因为读书才是他们的出路,但也有26.44%认为这很难讲,对他们先发展与先生存之间难取难舍。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反对子女不上学而去打工,但是有些家长迫于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只顾及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子女受教育后带来的长远效益。

3、学校教育方式问题。

在学校教育方式上,64.67%认为体罚与教育结合,33.33%认为教育不体罚,其中年龄为46-65岁的被调查者中32%认为教育不体罚,65岁以上42.8%也持该观点,26-45岁中28.57%持同样的观点,25岁以下中40%认为教育不体罚。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希望学生体罚与教育相结合,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对教育不体罚这种观点的支持程度不一样,大体上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观点的支持率有上升趋势,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祖父母辈的家长对孙子女存在溺爱的倾向。

4.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支持程度。

在子女学习成绩优异但家里供不起上学的情形下,72.83%会贷款供子女读书,20.65%会选择变卖家产供子女读书,仅有6.52%选择让子女辍学。这些数据都体现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苦用心和高度支持子女接受教育的心理。

5.家长对当今教育政策的了解程度。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问题,已出台了多项教育政策,但只有1.25%非常了解当前国家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15%比较了解,27.5%有一定了解,高达56.25%不太了解,这反映出当地政府对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宣传覆盖面还有限。

6.家长最关心的教育方面的问题。

50%家长最关心师资力量,21.88%最关心教育体制改革,14.58%最关心学校的教学环境,但仍有13.54%最关心学费问题。家长最关心的教育问题程先出多样化的趋势,这说明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进步,同时最关心学费的比例不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村经济有所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温饱问题不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7.发展农村教育与发展农村之间的关系

60%认为发展农村教育对农村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3.75%认为效果比较大。由数据我们可以读出现今农村大部分已经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对发展农村的重要性,看来政府宣传的“科教兴农”口号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二)学生家庭情况。

1.家庭负担。

2.家庭年收入以及主要经济。

在众多调查者中,61.36%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20.45%在3000-4000元之间,6.82%在4000-5000元范围内,仅有11.36%在5000元以上。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农民家庭人均年收入还很不高,农民的经济状况还有待提高。在这种经济状况下的农民可供子女受教育的能力还不高。因此,当地政府部门要继续落实还中央关于“三农”

问题的相关政策,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让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带来的成果。

另外,53.36%的家庭主要经济为农业收入,26.88%为副业带来的收入,19.35%为外出打工,本地农民不存在乡村集体收入分配形式的经济。这说明当地仍以农业为主,不过副业和外出打工也占相当比例。相对往年来说,外出打工取得的收入有较大下降,这一方面可能是受国际经融危机的大背景影响,一方面可能是今年来国家实施了多项惠农政策,在家种田收入有所提高。

透过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农村经济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步提高。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11】

根据统一安排部署,我对桃红坡村进行了帮扶前期的工作调研,深入桃红坡村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听取村两委对本村状况的汇报和发展经济的设想与推荐;深入25户农民家中进行家庭状况、收支构成和增收思路的抽样调研。综合思考,该村的具体状况和帮扶思路如下:

一、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好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透过驻村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构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

二、桃红坡村基本状况

桃红坡村委座落在桃红坡镇的东南方向,是交口县的东大门,由桃红坡、候家坪、张村三个自然村组成,东与孝义市西泉镇相接,南与本县双池镇店则沟村相连,西与本镇吉子沟村相接,北与本镇栾子头村委石圪塔村相接,全村委面积大约在20平方千米左右,省道孝石线,桃临线贯穿全村。全村总人口达2000多人,其中非农人口500人左右,有耕地1192.3亩,20__年农业总产量260吨,人均收入4551元。建县以来,桃红坡驻扎着县级企事业机关数十个,百货、交电、食品加工、烟酒副食,应有尽有;行政机关有,工商、税务、公安、派出所、刑警队、邮电、电信、交警、变电站、供销公司等机关,所以被称之为“交口小香港”。

活动场所内办公、电视、电话、广播、远程教育网络和图书、象棋等设施配套齐全,各种规章制度上墙,选配了一名认真负责,有文化的村民担任代办员,直接属党支部、村委会领导,报酬落实。帮忙村民办理包括退根还林、农机补贴、农村低保、两免一补、粮食直补、医疗合作等20多项资料,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个性是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村民学习、了解信息带给了便利。发挥了活动场所的功能,使村级活动真正成为农技咨询,技术指导,信息发布的中心,成为村民文化娱乐的场所,技术培训的阵地,凝集民心的载体和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平台。

近年来村两委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固本强基”战略,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力求日常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有特色,不断开创村组织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带给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下一步计划按照提出的“三个发展”中的转型发展要求,计划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养殖业和第三产业经济。以改变过去单纯靠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抵御市场风险的潜力。

三、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调研中干部群众对帮扶主要要求:盼送致富技术;

2、缺少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农户自我发展潜力不足。在农业领域全村目前无任何专业协会组织,使农户在技术、销售、互助等方面缺乏依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农民怕担风险,不敢进行高效农牧业投资,投入潜力也不足。如适合发展大规模养殖业,但农户怕搞不成赔进去,加上没人组织,不敢投资。除各户少量养鸡外,多数不敢养,怕赔不起。

4、帮扶村群众有较为严重的依靠思想,缺乏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借力发展、奋发自强的精神不足,期望值过高,有相互攀比现象。

5、一些困难户经济条件太差,去年住房因雨倒塌或成危房,与周围反差十分明显,需予以关注。

6、与驻村企业关系不是很协调,没有充分利用企业发展自己。

四、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形势下搞好驻村帮扶工作是加强社会义新农村建设,兴农富民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针对驻村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状况和新问题,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要求,高度重视,科学规划,严密组织,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研究新状况,解决新问题,创新理念、创新载体、创新资料、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多策并举,真抓实干,全面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根据桃红坡村实际,如何开展帮扶工作?我认为应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对该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发挥潜在优势,做大做好做强主导产业,加强精神礼貌建设,经过三至五年努力把桃红坡村建设成为小康先进村。今明两年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为以后奠定基础。

1、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忙村、组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要使这个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用心性。

2、鼓励开展劳务输出,包括短期务工,增加农民近期收入。用心与有关部门联系,年内组织一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帮忙开眼界,换思想,学技术,长本领。同时大力倡导农闲时到县城和附近煤矿企业做短工。

3、联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作务水平。初步拟定年内邀请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进行23次科技知识讲座。配合县乡农技部门在该村分产业确定若干个农业科技示范点,为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创造一个好的推广载体。

4、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潜力。重点建立养殖类、种植类专业协会组织,建立生产、技术、销售及农资服务载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5、加强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着手解决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是用心与县有关部门联系,尽快完成桃红坡村通户道路的硬化问题。

二是与有关部门联系,帮忙部分贫困户解决危房修缮问题。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进程。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级管理新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潜力强的“双强”党员,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透过多种渠道,帮忙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增强基层党支部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潜力;透过搭建舞台、正确引导、创业扶持,支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发挥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调动农民参政议事的用心性,共同决策村级大事,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12】

20__年7月8日至7月14日,我们__学院爱心助教服务队来到__县下甲乡__小学,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__小学的七天中,我们开展了许多活动,和小学生联欢、为小学生义务辅导功课,深入农民之中调查研究等等。在农村里,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热衷于教育问题和农村问题,并且如此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现将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__现状

(1)__简介。__县下甲乡弄怀__小学创建于1952年9月,学校位于下甲乡政府所在地东北面,距乡政府7公里,坐落在下甲乡河洲村弄怀屯,未通公路,从学校步行到村级公路约需30分钟,而步行到下甲乡中心街则需2个小时左右。学校服务河洲村的弄怀、卡所、弄瓦等五个纯背陇瑶自然屯,辖区人口423人,适龄儿童60人。校园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有砖混结构教学用房一栋,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有教室两间,办公室2间(其中一间兼做教师宿舍),有砖瓦结构师生生活用房2间,建筑面积30平方米。学校现在有教师2人,开设四个年级两个教学班,是一个复式教学点,现有在校学生63人,其中女生37人,寄宿生4人,一年级37人(含学前班),二年级15人,三年级1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念小学现已发展成为全县同类学校人数最多,办学效益最好,教学质量最高的全县民族教育窗口学校。

(2)艰苦的条件。作为一个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教学点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1、学校师生生活用房紧缺影响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学校没有围墙,群众猪马牛羊经常窜入校园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2、交通不便。__小学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半山腰上,道路崎岖陡峭。

3、学校的设备还不完善。

4、用水紧张。在山里,人们的生活用水都是靠雨水,若是在旱季,则要到几公里外的水源处挑水回来,十分不便而且不卫生。

(3)师资短缺。办学以来,先后有十几位老师在这所学校任教,但因环境艰苦,办学条件差而不能坚持。学校也因多方面原因于1991年9月至1995年8月停办。1995年9月,阮文凭到该校任教后,他以一颗火热的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用残疾之躯,经过近12年的努力拼搏和苦心经营,把这所已经停办了四年,把学校办成全乡同类学校学生最多、教学质量最高、办学条件最好、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极具典型的瑶山学校。但是,全校只有两个老师,即阮文凭老师和他的妻子。阮老师腿脚不便,他是一个弱者却向更多的弱者张开了双臂,或许他更需要人们的帮助。

(4)__的孩子。这里的孩子虽家境贫寒但都十分懂事,他们活泼热情,尊师守纪,在学习上也表现突出。近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全县各类知识竞赛有26人获奖。学校成立有文艺演出队,书法组,绘画组,以及篮球队,乒乓球队等。同学们都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但却存在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据了解,孩子们在__读完三年级后,就要到下甲乡中心小学去继续完成小学。可从山里出去的孩子,大都遭受到这样一种遭遇,那就是到中心小学后被当地的同学欺负,被人瞧不起,有些孩子被打得哭着回家,有的被剪掉裤子、烧掉头发,甚至有些孩子害怕再次被欺负而辍学回家。这些情况虽和当地的领导反映,但似乎却没有任何回应。我们不得不为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而担忧啊。

二、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也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在《中国青年报》上他们被看作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的人。当今社会,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结合家访以及调查,我们了解到,在__小学读书的63名学生中5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哥哥或姐姐常年爱外打工,一般往南宁、__、田林等地,只有农忙时才回家,家里只留下老人在家作家务抚养他们。分析其原因,家庭因素占主导地位。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外出打工,使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的教育需求形成了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留在家里的老人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__的孩子在阮老师的`细心关怀和精心教育下,不仅懂事而且成绩和生活自理能力都很优秀。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一些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能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农村政策问题。

这一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不知解决了多少贫困农民的生活问题。但下甲乡弄怀村的村民,却没人知道有这么一个政策,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在家访和了解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这些瑶寨人民的生活。他们住的是草房,喝的是雨水,种的是玉米和水稻,但一年下来的粮食根本维持不了他们的生活,生活过的是十分的艰难。但当地的政府并没有给他们切实的帮助,没有给他们宣传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关信息,一年下来除了几床简单的被子,政府没有拨款给他们任何资助。在人人都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的社会里,竟然还有这样的村庄,这样的事情发生,我确实震惊了。对于国家对农村的一些优惠政策,这里的村民似乎都是一问三不知,这里似乎已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山寨。国家政府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只有这样,构建和谐社会,建立新农村,关注民生,这些国家对贫困农村的优惠政策才可以真正实现啊。

这次”三下乡”活动虽然早已结束,但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使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也开始关心”窗外事”。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在生活着九亿多农民的广大农村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问题,那里的经济还不够发达,那里的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非常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13】

按照市委统一要求,我到杜村镇匡家庄村担任了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任职以后,按照市委要求,认真对村情概况、组织建设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事业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其间,透过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实地察看村情、听取群众意见、走访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基本掌握了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现将此次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匡家庄村现状

(一)村情概况

__庄村,位于胶州市西部,距杜村镇政府驻地3公里,东邻寺后村,南靠大郐家沟村,西接吕家大村,北毗肖家洼村。全村共有110户,335人口,党员15名,低保户9户。主要姓氏有孙、朱、李三姓,居住民族均为汉族,全村共有土地890亩,人均2.5亩。1987年5月,在水利部门扶持下,村组织人员打大口井1眼,使周围70亩地旱涝保收。20__年3月,引进占地300亩,主搞绿化苗木的青岛绿波苑集团公司,使闲散人员得到的安置。20__年5月,镇政府投资,在村前河上建拦水坝1座,可储水2万立方,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态和水浇条件。20__年3月,引进占地200亩的黄金梨种植项目,对村产业结构调整,有用心带动作用。

(二)经济发展状况

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薯类、蔬菜为主。养殖业主要有牛、羊、猪、鸡等。

第二产业:主要有电锯两户,专搞木制品生产。

第三产业:运输车四台,油坊加工一户,豆腐生产一户。

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和到企业务工。村庄群众经济收入匮乏,主要依靠部分群众土地租赁收入。本村的产业结构,是以种植业为主,占总数近一半的地,土质较好,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其余为丘岭地,种植花生、地瓜等作物。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村民经济意识的提高,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单纯的粮食作物种植,转变为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且经济作物占到必须比重。主要经济作物有辣椒、马铃薯等,使村经济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养殖业又成为种植业之后的一个主导产业,养猪、养羊、养牛业快速发展,其收入已超过种植业的收入,成为村经济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其它行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如商业,粮油加工业,客运出租业,这些业户在经济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也摆脱了土地的束缚。

(三)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首先表此刻人民生活的提高,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投资信心增加,产量年年增长,从87年的人均200公斤,增加到此刻的800公斤,人均收入也由87年的800元,增加到此刻的9868元。全村80%的户有电话,电视拥有率达90%。村庄建设也有了巨大的变化,透过村的统一规化,房屋宽敞整齐,街道宽阔干净,一改过去的脏乱差,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二、匡家庄村发展的优势

(一)民情优势

一是匡家庄村民风淳朴,村民民主意识较强,法制观念较好,政治意识较浓。

二是群众求富心切,各自都在用心寻找门路,力求尽快走出贫困,因而易于引导。

三是经过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流转等措施,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已从种田的束缚中走了出来,解放了生产力,容易理解新生事物,创新意识明显提高。

(二)区位交通优势

匡家庄村,位于我市西部,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北紧依朱诸路,村南是林木茂盛的明山岭,岭下是清澈的小河。山清水秀,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良好的二、三产业流通基础。

(三)资源优势

匡家庄村水资源丰富,内大口井一眼、拦河坝一座,可储水2万立方,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态和水浇条件;该村生态环境优美,风光秀丽,自然生态优越,环境幽雅恬静,空气清新,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基础。

三、匡家庄村发展的劣势

近几年,在上级部门的帮扶下,匡家庄村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农田设施得到改善,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及社会事业也有了一些改变,群众收入也得到必须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约着匡家庄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匡家庄村属丘陵地貌,地势起伏落差较大,客观上对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带来必须困难;村内没有主导经济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构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劳务经济没有特色,致富项目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民增收困难;村级群众经济薄弱,村群众自身没有经济实体,还主要依靠政府过日子,不但拿不出资金引领经济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有时连正常工作运转也有很大的困难,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等受到资金制约。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14】

一、前言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团委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通过实践调查,更好地认识国情,了解农村人民的教育生活现状。本次“三下乡”活动我被派往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在我接到“三下乡”社会实践通知之后,我们就为确定调查主题奔波劳累,经过多次的激烈探讨,最后敲定为——农村家庭经济来源调查。

虽然我们对于农村家庭经济来源这个领域的调查比较陌生,但是我们小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村的情况,加之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和理论性文章,逐渐的了解到农村家庭经济来源问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在中国农村占大多数的现状之下,农村的经济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对于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的了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只有在了解了中国广大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的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地探究其原因,探讨增加农民收入的策略和途径。在目前,对于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的调查比较少,这就更加有了调查的必要。

此行调查的目的旨在了解通过实地采访调查了解邵东县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现状,分析影响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的因素,探讨解决途径和对策。

二、精心准备

在正式出发之前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关于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的理论和实践资料,制定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

三、调查介绍

1.调查对象: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关于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的调查对象为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野鸡坪镇边远地区农村的部分农村家庭代表;本次所选取的调查对象均为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调查对象分布在各个不同层次,有具有普遍化的对象,也有具有特殊性的对象。

邵东县野鸡坪镇简介:野鸡坪镇位于邵东县东南部,是邵东县与祁东县的交界地带,属典型的丘陵地带,依山傍水,风景迷人。野鸡坪镇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业和养殖业为辅;野鸡坪人多地少,劳动力相对过剩,每年约有1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外出务工经商是农民可用财力的主要来源。据官方公布野鸡坪镇人民平均收入为3516元,属经济较发达地区。

2.调查时间:__年7月(__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时间段)。

3.调查地点:湖南省邵东县野鸡坪镇。

4.调查人物: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邵东支队调研全体组成员。

四、调查现状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入到邵东县的农村家庭去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研究,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来源状况和分配状况。本次调查为期10天,共发放调查和访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33%。通过数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大现状:

现状之一:家庭人口多,家庭负担重

湖南省邵东县农村家庭成员数量调查

单位:户调查总量120 有效问卷:118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邵东县大部分的农村家庭的人口较多,一般在4口人以上,一家4-6口人以上的居多,家中有3人及以下的仅仅占5.08%,4-6口人的高达50.85%,有6口人以上的占44.07%。家中一般有两个以上的小孩,有的甚至有6个小孩,但家中一般只有2个主要劳动力,这就使得家庭的经济负担大大的加重了,这对于农村家庭发展的发展极为不利。

现状之二:家庭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居家种植养殖为辅

湖南省邵东县农村家庭经济主要来源调查

单位:户调查总量120 有效问卷:118

从上表的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邵东县的农村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占到总量的52.54%,其次是在家从事种植和养殖占到38.14%,拥有其他收入的只占到9.32%。另外,据调查了解邵东县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比较单一,基本以外出务工为主;在家从事种植业的农民也主要以种植水稻等自给自足的农作物,很少有人种植能给家庭带来高经济收入的经济农作物;从事养殖业也主要以养猪和养鱼为主,养猪、养鱼都没有技术支持,产量不高,收入极为不稳定。

现状之三: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少

湖南省邵东县农村家庭成员文化水平调查

——以家中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为标准

单位:户调查总量120 有效问卷:118

湖南省邵东县农村家庭月收入水平调查(全家总收入)

单位:户调查总量120 有效问卷:118

从上表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湖南省邵东县农村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不高,拥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只占21.19%,拥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数也仅有22.03%,也就是说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的人员还不到50%,而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员却占到56.78%,而且在这些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员中大多数人是没有读过书的或者是只读过一两年书。农村的文化水平严重的阻碍了当地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发展,是阻碍当地经济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我们再看家庭的月收入状况,一般的四口(及以上)之家的月收入水平,达到__元以上的仅占到33.90%,大部家庭的月收入水平在1000-__元,其占到42.37%,更有23.73%月收入低于1000。这与野鸡坪的人均收入水平(3516元)相差较远。再比如说,维持一个四口之家的吃穿住行,再加上家中有小孩读书和老人要看病,一年下来,基本没有钱结余。基本上可以说,也就是解决了温饱的问题,如遇上特殊情况,温饱问题都将受到威胁。

五、影响邵东县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农村家庭劳动力思想观念和素质是制约农村家庭经济增收的首要因素。

农村家庭务农人员的素质低是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瓶颈”。邵东县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的是老年人和妇女在家务农。因此,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能力差,推广运用农业新技术的难度较大,一些先进的、实用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很难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造成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而投入的劳动成本较高的尴尬局面,势必影响农民增收。

(二)农村家庭劳动力现有劳动技术、技能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制约农村家庭经济增收的重要因素。

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的问题,为了生计,纷纷到城市去打工,但由于大多数文化素质低、往往从事的是一些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不高、工资报酬低的简单劳动。据调查了解,在一般建筑工地上打工,每天的劳动时间长达10—12个小时,甚至更长,但其每天的工资只有20—30元。由此可见由于农村家庭劳动力的技术、技能水平不高,其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的工作。

(三)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和其它生产成本的增加,是制约农村家庭经济增收的重要因素。

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农民利益,尽管政府部门对化肥、籽种和其它主要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但由于受原材料价格的过快上涨,致使化肥、农膜、农药、汽油、柴油等相关产品价格及运输价格快速上涨,从而引起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导致农民生产成本的增加,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四)家庭经济来源单一,是制约农村家庭经济增收的主要因素。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邵东县农村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家务农收入所得,另一类是外出务工收入所得。在家务农的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一年之中很少有其他的经济收入。因此,在家务农的收入项目单一,这是导致起收入低下的重要原因。再有,外出务工的人员,由于常年外出务工,家中再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收入只是挣来的那点“血汗钱”。维持一家的吃穿住行的消费。所以说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单一是制约农村家庭经济增收的主要因素。

六、促进邵东县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的技术培训

我国大多数农民只能从事简单传统的耕作或只有从事传统的农业经验和技能,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要发展技术含量高、价值量大的农产品,农民必须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针对邵东县农村家庭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这一特点,要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就必须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技术培训。通过各种培训,尽快帮助农村家庭劳动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使他们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劳动力,成为种田的能手。要提高农村家庭劳动力农业技术水平,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建立农业技术人员责任制度,使市、县、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指导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第二,在农村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免费培养农村技术骨干,然后进行全面推广。第三,财政应加大对农业技术培训的投入,农民掌握致富技术后利于建立农民致富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的信息服务

制约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一是技术,二是资金和信息。市、县、乡(镇)各级党政组织应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的信息指导,建立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其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因而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东西往往卖不出。为了减少其从事农业经营的盲目性,各级党政干部必须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的信息指导。同时,各级党政组织应帮农民牵线搭桥,帮助农民建立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建立帮助农村家庭致富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要增加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需要调整农业经营结构,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信息指导。但只有这些措施还不行,还需要建立保证这些措施得到真正实施的保障机制,这样才能使这些措施不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要使这些措施能够得到真正实施,必须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作为考核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科技,增强农村家庭的增收实力,激发其创造力。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劳动力素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极为显著。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基础薄弱,使大批农村青年丧失了接受高等教育和融入城市社会的机会。一方面,政府在支持九年义务教育执行力度的基础上,加大财政对农村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农业职业教育以及农技推广和信息交流等非正规教育形式,激励和帮助农民增收。当前,科教兴农的重点应该放在两个方面:培育、引进、推广良种,扩大农产品的门类,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表现;搞好人才培训,把农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五)大力发展农村小型加工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家庭经济收入。

据我们调查了解,很多人之所以外出务工,是因为在家务农的收入太低,空闲的时间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浪费时间和劳动力。若我们可以在农村开办一些农产品或其他加工企业,使得务农空闲时间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的话,那么,将会改变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单一的现状,使得其既能务农,又能在本地务工,充分利用劳动力,大大增加农村的经济收入。同时,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不会只能卖“原农产品”,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略来完成农民增收的艰巨任务。

2024下乡调研报告范文【篇15】

根据__镇党委的安排部署,在干部下乡驻村活动中,我联系__镇__村委会,几个月来我几次到该村委会认真走访调研,深入农户家中访贫问苦,向村民了解生活、生产、收人、支出等状况,用心参加镇党委组织的灭龙虾活动及二代证宣传办理工作,认识了解了__委会,并对该村委会发展有了必须的思路。__村委会东邻__村委会,南邻__村委会,西邻__村委会,北邻__村委会。管辖__等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8.8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370毫米,适合种植木薯、草果、柑桔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529亩,人均耕地0.95亩,林地3738.6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__村委会辖区有3所小学。总体看,__村委会生产发展、民生改善、乡风礼貌、生态良好,

一、呈现出了重大变化:

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下乡驻村时已经秧苗未栽种,正属农忙季节,但村中很少见到三五成群聊天、打牌、晒太阳的情景。全村大部分劳力都外出务工了。“只要能致富,不惜出力气”已经成为该村委会人绝大多数人的理念。群众说:“这些年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只要吃得了苦、下得了力气,就能过上好日子”。在致富奔小康中,表现出你追我赶、不服穷、不服输的劲头和创造完美生活的用心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给了强大动力,使农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

二、制约该村委会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农田水利投入再加大。__村委会辖7个村小组,农田灌溉用水只能是靠降雨来维持,辖区内有很大面积的农田是属雷响田,近年来的干旱使该村委会区内的稻田不同程度因缺水受灾,影响了水稻的品质和单产。

(二)该村到镇政府驻地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下辖自然村中有3个自然村村内主干道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集贸市场4公里。

三、几点推荐

村民们反映的一些问题虽然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但同时也折射和反映出一些面上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切实贯彻__文件精神,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好农田水利这个农业生产中的“短板”和“硬伤”。

(二)要想富、先修路,__村委会距镇政府所在地2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也是有4公里的路程,村委会与各村之间的道路均为土路,交通为晴通雨阻,路面等级低,距县城__公里。给老百姓出行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交流和辖区的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出台,__辖区主干道涉及在__公路也在规划当中,望上级党委政府能够为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给予解决。

下一步我将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到__村委会再做一些专题调查研究,同时想就村级组织建设、制定发展规划、致富项目方面做一些实际工作,尽力把党委交给的这项工作任务完成好、落实好。

    88314